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法苑珠林

法苑珠林

一百二十卷。唐代释道世(生卒年不详)撰。道世是法名,俗姓韩,字玄恽,原籍伊阙(治所在今河南伊川西南),祖上居官,长居长安,12岁于青龙寺出家,研习律学。唐高宗显庆(656-661)年间,参与玄奘译场。为西明寺僧人,与道宣同传律宗。《法苑珠林》为佛教类书。宋代开始编入大藏经,历经元、明、清,各藏所列卷数均为一百卷,唯《嘉兴藏》为一百二十卷。因道世字玄恽,故《大唐内典录》著录此书时,题称沙门玄恽撰。该书于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668)撰成。首起《劫量篇》,终以《传记篇》。篇下分部,部又分小部,总计640余目。每篇开始多以简短的文字总述大意,再以类相从。广采博集经、律、论原典故实,夹叙夹议。篇末或部末多附《感应录》征引感应事迹。该书主要内容:以佛教基础知识和日常生活规范为重点。“在彼法之中,犹为引经据典”。全书引用经典、经籍400余种,除佛教经论外,还引用儒家学说、道教经籍,谶纬、杂著约140余种。自《开元释教录》刊世以来已不见原本的《佛本行经》,《菩萨本行经》,《观佛三昧经》等50余种。还引用《西域志》、《中天竺行记》等佚书十余条。其《法苑珠林》一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佛教至唐初,儒、释、道相互融合的史实。《传记篇》记述的对东汉至唐初历代有关传译的经论,译者及中国佛教著作和因禁佛而佚失的经籍,度僧建寺内容;对释迦牟尼生卒年月和出家成道日的考订,在学术上均有一定价值。有关《中天竺行记》等佚书的引证与介绍,对研究中世纪印度的历史地理均有参考价值。此书不足之处是:“其间荒唐悠谬之说与儒理抵牾”,与事实不符。现该书见载版本是清代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燕园蒋氏刻本。常州天宁寺本。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间刻支那撰述本。苏州玛瑙经房本。

猜你喜欢

  • 读书偶识

    十卷,附一卷。清邹汉勋撰。汉勋字叔绩,湖南新化县人,咸丰元年举人,承其父文苏之学,对于《易》《诗》经训、史家地理、音韵小学、金石书画等无所不究,以博学名于世。此书是他居高平山时,读《易》《诗》《书》《

  • 易序图说

    二卷。明秦镛撰。秦镛字大音,江苏无锡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历官清江知县,河南通御史。此书以《序卦》言义理而不及象数,因合先天、后天而求之。上经分五节,象阳。下经分四节,象阴。合上下为九以象乾之

  • 四子书全言

    六卷。清戴宫华撰。是书为乾隆十年(1745)赵佑所刊。卷首有赵佑《书后》一篇,叙刊书的缘起。是书为赵佑的祖宗赵抃手录,题为西泠戴宫华先生著,名第都无可考。其书博采众说,间及徐肇侗、李卓吾诸人。原本系蝇

  • 春秋集解

    ① 十二卷。宋苏辙(详见《诗集传》)撰。据其《自序》,此书初稿成于神宗熙宁间谪居高安之时,其后又再三修改而定稿。其时王安石当政,苏氏兄弟因与安石政见不合而被排挤出京。而当时王安石又诋《春秋》为“断烂朝

  • 地镜

    一卷。无名氏撰。清马国翰(详见《玉函山房辑佚书》)辑。《隋书·经籍志》五行类有《地镜》一卷。按《金楼子·志怪篇》说,地镜经共出于三家,有《师旷地镜》、《白泽地镜》、《六甲地镜》。三家之经,只说珍宝光气

  • 画禅

    一卷。旧本题作明释莲儒撰。其生卒年与事迹不详,只书中自称“白石山衲子”。从“释”、“衲”二字可推测是个僧人。此书所记也都是能画僧人,从惠觉开始直至智海,共六十余家。但其中多有挂漏,如元代僧人:绝照见于

  • 宋元本行格表

    二卷,附一卷。清江标编。江标(1860-1899),字建霞,号萓圃,一号师许,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其督学湘中时,有感宋元刻版、诸家簿录散布难稽,遂

  • 汉石例

    六卷。清刘宝楠撰。刘宝楠(1791-1855),字楚祯,号念楼,江苏宝应人。曾任直隶文安(今属河北)知县。初治《毛诗》和郑氏(玄)《礼》,后专治《论语》,撰《论语正义》,由其子恭冕续成。另有《念楼集》

  • 喻世明言

    见《古今小说》。

  • 何太仆集

    十卷。明何栋如(约1604前后在世)撰。何栋如,字充符,一字子极,号天玉,江苏无锡人,生卒年未详。万历二十六年(1589)进士,除襄阳推官。以忤监税系狱,削籍归。起南兵部主事,迁太仆少卿,充军前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