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法言集注

法言集注

十卷。宋司马光(公元1019-1086)撰。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夏县)人,宝元元年进士,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神宗时,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熙宁间王安石推行新法,他竭力反对,出外。退居洛阳十五年,撰《资治通鉴》。神宗死后,哲宗即位,司马光归朝为相,尽改新法,恢复旧制。死谥文正,追封温国公。著有《切韵指掌图》、《潜虚》、《稽古录》、《涑水纪闻》文集等。《资治通鉴》这部巨著,虽是为统治阶级提供统治的经验借鉴,但却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所以《资治通鉴》在古代史籍中是值得精读的一部书。是宋代史学的光辉杰作,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法言》汉扬雄撰,司马光集注,诸史志皆有著录:《法言》十三篇《汉书·艺文志》著录。《隋书·经籍志》著录,六卷、十三卷、十五卷不同本,《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著录皆同《隋志》。《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十卷。《法言》是扬雄摹仿《论语》的形式写成的。这部书中,包括以下几个论点:天是没有意志,天道是自然无为的,但人道却是有为的,从而批判了无为而治说法;政权的得失,是人为的,而不是依赖天,天数只是历史演变的必然趋势,从而驳斥了神权论的历史观;鬼神是渺茫的,神仙是不存在的,有生命的东西一定要死亡乃是自然的法则,从而驳斥了长生不死的迷信等……。词义艰深,故司马光采诸儒之说以注此书。自汉以来《法言》注本颇多。清宣统三年辛亥(1911)排印本,题为《法言疏证》。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排印本,改题为《法言义疏》。此本是《法言》注中最详细的本子。

猜你喜欢

  • 日照县志

    ①十二卷。清杨士雄修,丁时纂。杨士雄,浙江义乌人,监生出身,康熙三年(1664)任日照县知县。丁时,邑人,进士出身。康熙十一年(1672),杨士雄奉修邑志之檄,开局修志,经多方购求,得明万历年间知县杜

  • 五砚斋困知左传说

    不分卷。清梁恩霖撰。恩霖字可孙,江都(今属江苏省)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书不分卷,也不载《左传》全文,有所论说则分别摘录,也不加标题,是梁恩霖的读书札记。考其所论,多为推求经传字义,对史事、义例都很少加

  • 蝶阶外史

    四卷。不著撰人名氏。文言笔记小说,分若干篇,每篇各列题目,与《聊斋志异》体例相仿。所记为见闻琐事。其中有些人物轶事,如记栗毓美、黎世序、郝浴、刘燕亭、董果、甘凤池、窦尔敦、纪亮等人之事,可作为野史资料

  • 礼记要义

    三十一卷。宋魏了翁(详见《周易要义》条)撰。《宋史·儒林传》载了翁《九经要义》,明代已不全。《四库提要》著录《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左传》四种,而《礼记》缺残。后阮元从宋刻影抄,并撰

  • 平吴事略

    一卷。清南园啸客辑。南园啸客真实姓名及生卒年月事迹不详。《平吴事略》所述事起于顺治元年(1644)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景山),太子、永王、定王就缚。又述李自成出走北京,清兵南下,苏州乡兵四

  • 春秋提纲

    十卷。旧题铁山先生陈则通撰。陈则通生平不详。此书分四门综论《春秋》大旨,所侵伐、朝聘、盟会、杂例。每门中又依类划分其事,称为“例。”如侵伐门下有王臣会伐、齐晋楚伐郑、晋楚争陈等十五例,每例之后则为论,

  • 历城县志

    十①六卷。明宋祖法修,叶承宗纂。宋祖法字允绳,新蔡县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曾任耿济、祁门知县,官至刑部主事。叶承宗字弈绳,邑人,天启七年(1627)举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授临川县知县

  • 湘烟录

    十六卷。明闵元京(生卒年不详)、凌义渠(1593-1644)同编。闵元京字子京,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凌义渠字骏甫,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太学题名碑为归安(亦同属今浙江省湖州市)

  • 慧琳音义

    慧琳《一切经音义》之简称。详见“一切经音义”。

  • 盐源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辜培源、欧阳衔修,曹永贤等纂。欧阳衔,安福人,进士,曾任盐源县知县。《盐源县志》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共十二卷,分为:卷一,天文。卷二,建置、沿革、舆地、山川。以下二十三门均未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