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浑仪

浑仪

一卷。汉张衡(78-124)撰,清马国翰辑。衡字平子,西鄂(今河南南阳)人。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时天下承平日久,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传会,十年乃成。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徵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究阴阳,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旧唐书·经籍志》载《浑天仪》一卷,张衡撰;《唐书·艺文志》载《灵宪图》一卷,又《浑天仪》一卷。《隋书》未著。然《隋志》有《浑天图》一卷,失注撰人。考《开元占经》,引张衡《浑仪图》注:疑《隋志·浑天图》,即张衡撰。惟《隋书·天文志》,谓张衡浑仪,作于延熹七年,殊属不合。衡卒于永和四年,安得延熹时作浑仪?《晋书·天文志》,谓为顺帝时制。虽与本传微有不合,尚为近之。《隋书》所言,失之远矣。《隋书》云:“张衡以铜制浑天仪,以四分为度,周天一丈四尺六寸一分。于密室中,以漏水转之。令伺之者,闭户而唱之,以告灵台之观天者。璇玑所加,某星始见,某星已中,某星今没,皆如合符”。《春秋·文曜钩》曰:“唐尧即位,羲和立浑仪,此则仪象之设,其来远矣。汉太初,落下闳、鲜于妄人、耿寿昌等,造圆仪,以考历度,永元、贾逵,造太史黄道铜仪。衡继做浑仪。其后刘洪、陆绩、王蕃之流,历有制造,递加精密。”此为马国翰辑本,洪颐煊亦辑录之,可互勘。是书传世者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周易系辞桓氏注

    一卷。辑佚书,晋桓玄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桓玄字敬道,谯国(今安徽亳县)人,桓温之子,后篡晋称帝,国号楚。其事见于《晋书》本传。《随书·经籍志》载,其有《周易系辞》二卷,《唐书·艺

  • 韫山堂集

    二十四卷。清管世铭(1738-1798)撰。管世铭,江苏武进人,字缄若,又字韫山,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授户部主事,充军机章京。累迁郎中,擢御史。管世铭性刚毅,重气节,为事不避权贵,又常讥切时

  • 周易洞林

    无卷数。辑佚书,晋郭璞撰,有多种辑本。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官至尚书郎,精于卜筮,尝撰前、后筮验六十余事,名为《洞林》。其事见于《晋书》本传。《隋书·经籍志》载,《洞林》原为三卷。《

  • 冲虚至德真经

    见《列子》。

  • 薪樵集

    四卷。清许昌国(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许昌国字仔庚,原字一清,荆溪(今江苏省常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岁贡生。此书首杂著,次论学,次论古,次课徒训儿,各为一卷,大抵皆语录之类。后集一卷,则附录。末有

  • 雅似堂文集

    十卷。《诗集》三卷。明文德翼(约1649年前后在世)撰。文德翼,字用昭,江西德化人。生卒年均不详。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嘉兴推官。著有《宋史存》等。是集为文集十卷,诗集三卷。德翼人品清逸,而学问

  • 读庄子札记

    一卷。清陶鸿庆(详见《读老子札记》)撰。此书是陶鸿庆《读诸子札记》第二种,是以训改《庄子》一书中个别字句的错误为宗旨。其释《养生主》:“己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句中的“已”字,认为应该读成“至人无己”

  • 尧峰文钞

    五十卷。清汪琬(1624-1690)撰。江琬,字苕文,号钝翁,又号尧峰、玉遮山樵。江苏长洲(今苏州)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户部主事等职。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

  • 杜氏笃论

    一卷。三国时魏杜恕(生卒年不详)撰。恕字务伯,京北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入。曾任散骑黄门侍郎、弘农太守等职。恕一生不结交援,专心向公,引起了朝中一些小人们的反对,最后贬官而死。恕一生著述颇多,曾著有

  • 周易本义补说

    五卷。清蔡绍江撰。蔡绍江字伯澄。蕲水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历官刑部郎中。此书是蔡绍江奉父之命对朱熹《周易本义》所作的补注。因此其书体例为经文之下先列本义之注,蔡氏补说则低一格附于朱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