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玉岑山慧因寺志

玉岑山慧因寺志

十二卷。清李翥编辑。慧因寺,为东南大刹,创建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吴越王钱镠时,马鸣之教,流入东土。第五传至晋水,疏释华严经义。高丽国王子僧义天,慕名前来乞为弟子,晋水示寂。高丽国进贡二座金塔。时苏轼为杭州知州,上疏制止,复奉诏进香幡,为置田,故世俗相传,并称高丽华严教寺。自宋以来,人称胜地。明天启中,其寺主持止水,又名僧梦,据术而飞,适遇阳羡(今江苏宜兴)李翥,请其为寺作志。此志共十二卷,为:原始、景物、祖德、檀那、宫宇、碑记、传志、杂文、题咏、法嗣。是志体例详明,搜录完备,堪称佳作。其中檀那一门,载苏轼谢绝高丽国贡金塔上疏道:妄淡庸僧净源通晓佛法,以致义天羡慕来朝,从源讲解等;又载寺院中落,众僧皆谓苏轼取寺前护龙沙,以筑湖堤所致。按理苏轼不应在该寺檀护之列,但既为伽蓝,以护该寺,又历世相传,至吕纯如重建碑,乃叙及苏文忠二三事。佛教因缘,诚有不可解者,无从议其妄。

猜你喜欢

  • 明珠玉

    八卷。明王谔编。王谔字秉忠,江苏江阴人。生卒不详。是书成于成化十年(1474)。选明一代之诗,自刘基以下凡数百家,而所录只七言律诗一体。盖用《唐诗鼓吹》例。《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 甘泉新论

    一卷。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他在书中主要阐发自己的“宇宙一气”、“理气一体”的心学观点。他认为,天地之初,是一种空虚状态,所谓虚就是无。宇宙的变化过程,就是万物由无到有,又由有到无的变化过程。有

  • 春秋中国夷狄辨

    三卷。清徐勤撰。徐勤字君勉,三水(今广东三水)人。曾从学于康有为,治《春秋》经世之学,尤致力于公羊家之说。该书分三篇,每篇为一卷,分别为:《中国而夷狄之》第一,《夷狄而中国之》第二,《中国夷狄进退微旨

  • 伤寒补亡论

    二十卷。宋郭雍(1095?-1187)撰。郭雍,字子和,号白云先生,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后隐居峡州(今湖北宜昌市东南)。作者早年业儒学,后潜心医学,另著有《郭氏传家易说》。此书为作者研究伤寒学成果,

  • 司勋五种集

    二十卷。清王士禄(1626-1673)撰。王士禄,字子底,号西樵,新城(今山东桓台)人。与其弟王士祜、王士祯齐名,称为“三王”。顺治九年(1652)进十。累官吏部员外郎。充河南乡试正考官。因事免官,后

  • 陈后冈诗集

    一卷。《文集》一卷。明陈束(约1501-1543年间在世)撰。陈束,字约之,号后冈,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郊)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礼部主事,官至河南提学副使。陈束,少聪慧。会稽侍部董玘重其才,

  • 各省水道考

    六卷。清汪日撰。汪日,字沧亭,江西乐平人,乾隆三十年进士。四十六秋讲学于羊城粤华书院,暇时则纂辑此书。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印。共六卷。兹篇考订各地水道源流,共计十八省,依次为奉天、直隶、江南、江

  • 吕公实政录

    七卷。一名吕新吾先生实政录。明吕坤(详见《四礼疑》条)撰。此书,所载均为吕坤历官条约之类。第一卷为明职,第二卷至第四卷为民务,第五卷为乡甲约,均是吕坤任山西巡抚时所作。第六卷为狱政,第七卷为宪约,是吕

  • 归田杂识

    二卷。明毛纪(1463-1545)撰。毛纪字维之,号鳌峰逸叟,掖县(今山东莱州)人。文学家。成化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有学识,居官兼静简重”(《明史》本传)。嘉靖初以定国策功封

  • 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

    二十一卷。清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事迹见《南唐二主词校》辞条。此因唐五代词流传者少,遂辑录《南唐二主词》、温庭筠《金荃词》、皇甫松《檀栾子词》、韩偓《香奁词》、和凝《红叶稿》、韦庄《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