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王氏丧服要记

王氏丧服要记

一卷。魏王肃(详见《仪礼注》)撰,清马国翰辑。是书对《丧服》之义加以发挥。如亲丧君来吊节,根据《土丧礼》及《丧大记》;三年丧终服不吊,及有小功丧服,改葬父母节,根据《杂记》;老疾三谏去者节,根据《丧服传》刘衰三明章为旧君之第三节;斩缞之丧未葬节,根据《丧服小记》;周则没闰,根据哀五年《公羊》又六年《穀梁传》。凡是这类情况,或约其旨,或衍其义,都极其名通。而庶子服出母,及为出继母无服节,一方面认为父在服缞周,父没不服,另一方面又引用季祖钟说继母在如母,出则为父所去不服。因而,出母有服,嫁母只有从者有服,不从则不为之服。礼注记载得非常明确,出母者是出而不嫁者,嫁母者是出而改嫁者。《檀弓记》孔氏两世出妻,有服有不服在此,子思言道隆从隆、道污从污也在此。今服出母,把父存没作为根据,而不把嫁为嫁作为根据,恐怕不是礼经本意。继母既然如同亲母,那么出也应当看其嫁不嫁来断定服不服,这才合乎情理。虽然郑答赵商问,也认为继母而为父所出不服(《通典》九十四引),为季说所本,然而,其义终究不妥。其他认为师弟子无服,则《檀弓》云孔子之丧,二三子皆绖而出,群居则绖,出则否。郑注云群,认为七十二弟子相为朋友服。可见,是师弟子各自有服,王说与记文违异。又认为改葬缌,既虞而除,则葬以藏形,庙以安神。改葬之神,在庙已经很长时间,不可能退而虞之于寝,这已经被传纯所驳斥(《通典》一百二引)。是又有必要进一步商榷。至于鲁哀公祖载其父,与孔子答问,可能都是王肃依托之间,而表门起大禹、菰卢起太伯、五穀囊起伯夷叔齐、桂树起介子推、魂衣起宛荆、桐人起虞卿、三桃汤起卫灵公,其事必然有所根据。这都足以考掌故而广异闻。国翰序用郦道元《水经·汾水篇》来注议桂树事,这可能是由于误引。此书有玉函山房本。

猜你喜欢

  • 史记疑问

    一卷。清邵泰衢撰。邵泰衢,字鹤亭。钱塘(今杭州市)人。雍正初年任钦天监左监制。他精研礼学,兼算术。著有《史记疑问》。《檀弓疑问》。《史记》成书后,班固议其宗旨,刘知几议其体例,而邵泰衢引异议一一论断。

  • 四书集编

    二十六卷。南宋真德秀辑录朱熹四书注语而成。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后改希元,南宋理学家,建宁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世称西山先生。庆元五年(1199)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他是朱门再传弟子,是

  • 成氏诗集

    五卷。明成象珽等纂录。此集为明大名成氏之家集。凡五卷包括《适和堂初集》,成宰撰;《适和堂继集》,宰子之莲撰;《东壁园诗集》,莲仲子仲龙撰;《鹪鹩园集》,莲季子少龙撰;《永言集》,仲龙之子象珽撰。成宰、

  • 续近思录

    ① 二十八卷。清代郑光羲撰。郑光羲字夕可,无锡(今江苏吴锡)人。此书为明至清,主要是明代儒学研究成果总汇之一。前十四卷收录了薛瑄、胡居仁、陈献章、高攀龙四人的学说与研究成果;后十四卷收录了王守仁、顾宪

  • 六十家小说

    见《清平山堂话本》。

  • 韩魏公别录

    三卷。宋王岩叟(1044-1094)撰。王岩叟字彦霖,清平(今山东临清东)人。官至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本书记述宋大臣韩琦事迹。韩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曾多次出任边将

  • 中庸解

    一卷。清牛运震(详见《论语随笔》)撰。是书大旨与《大学解》相同,也用三大支之说,只诂义处,名理络绎。如谓知性,则知《中庸》所自来;知道,则知《中庸》所在;知教,则知《中庸》所由成。又谓率字不是用力字,

  • 潮州耆旧传

    二十种三十七卷。清冯奉初(生卒年不详)编。潮州地处中国南端,唐代之前较为荒僻,韩愈曾被贬官至潮州。而唐代之后文化有较大普及提高,于是人才辈出、撰述亦多。道光年间冯奉初教授潮州,爱其山川清雄与人士之秀伟

  • 师竹斋集

    十四卷。清李鼐元(约1791前后在世)撰。李鼐元字味堂,号墨庄,绵州(今四川绵阳)人,生卒年未详。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宗人府主事。与兄调元、弟骥元,有绵州三李之称。此集编年而不分体。始于乾

  • 经天该

    一卷。意大利国利玛窦(15521610)撰。是编卷首有嘉庆五年甘泉筱轩序。称此书为泰西利玛窦所传歌。此卷悉将三垣二十八宿经星,照今时星数度限分别加以近南极可见之星,及新见无名诸星,且绘其情状,十分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