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甘水仙源录

甘水仙源录

十卷。元李道谦(详见《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编撰。《甘水仙源录》,又称《甘泉仙源录》。世人尊老子者言清净、崇佛陀者言寂灭、尚神仙者言养生术;汉张鲁统领道教,虽尊老子为祖师而又教人以符录祈祷之事,四者各有分别。后经分化整合,归于儒释道三家。金元之际咸阳人王弃家学道,状若狂疾,于金正隆年间(1156-1160)自称遇仙人于终南山甘河镇(今属陕西户县),饮神水病愈,又得修炼秘诀,遂自号重阳子(即王重阳);于大定年间(1161-1189)在宁海州聚徒讲学,立三教平等会,以《孝经》、《心经》、《老子》为主要经典,倡三教归一。取教名为全真教,又称全真道(一说王重阳于宁海讲学时,马钰夫妇筑庵事之,题庵名为全真,后来宗其道者皆称全真道士,因而得全真道之名)。据都卬《三余赘笔》称道家有南北二宗,其南宗自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以授钟离权,钟离权授吕岩、辽进士刘操,刘操授张伯端,张伯端授石泰,石泰授薛道光,薛道光授白玉蟾,白玉蟾授彭耜。其北宗为吕岩授王,王授七弟子:邱处机、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马钰及马钰之妻孙不二,世称全真七子。道教师承相传授受之事,世人不得见,多为碑传碑文等载记传说。李道谦撰此书,就是裒集各地名山仙宫道观有关全真道之碑铭、宫观碑文、墓志等,述全真教之源流,及人物传记。此书编成于元世祖至元戊子年(1288),刊成于次年己丑(1289)。书前有李道谦自序,后有李道谦弟子张好古后序。全书共十卷,前八卷载录王重阳以下全真教徒五十余人的传记、碑文、祭文等。后二卷载录全真教宫观碑记及七真传序赞。李道谦自撰《周尊师道行碑》、《李练师道行碑》等也被收入前八卷之中。其书取名为《甘水仙源录》,甘水是取王重阳于甘河饮神水之意,仙源是说正统仙家全真之传。此书所载传记碑文,多出于元好问、王鹗、秦志安等名流之手,所以后世学者对此书颇为推重,书中所述全真教源流,是后世学者研究全真教史的重要史料。现存明《道藏》本、《重刊道藏辑要清《四库提要》据两淮盐政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禹贡汇解

    六卷。清洪兆云撰。洪兆云字虞卿,湖北黄冈人。本书有其从子洪良品序。书之大要是按照九州的次序,汇集《禹贡》诸家解说。至于和《禹贡》不相吻合的,则全部收录于卷首,称之为“考辨略”。本书开篇还有《九州歌》、

  • 人瑞翁集

    一卷。明林春泽(1480-1583)撰。林春泽字德敷,侯官(今福州市)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平番府知府。年104岁。卒于神宗万历十一年,有司为建“人瑞坊”,故以“人瑞翁”名其集。原本十二卷

  • 春秋至朔通考

    二卷。清张冕撰。张冕,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精于天文历法,著有《春秋至朔通考》、《春秋初年岁星行表》、《春秋日食星度表》、《春秋日表》。《春秋至朔通考》一书对春秋时的冬至和朔日详加考证。该书有清嘉庆时

  • 经义杂记

    三十卷,《叙录》一卷。原名《经义杂识》。清臧琳(详见《郑氏六艺论》)撰《经义杂记》三十卷,臧庸(1767-1811)撰《叙录》一卷。此书取杂记汇编的形式,内容精深,见解独到,考证细致,颇受学界重视。清

  • 浑源州志

    ①二卷。明赵之韩修,王浚初纂。赵之韩,河南汜水县人,出身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任浑源州知州。该志修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该志能考经据史,别出《恒山志》,以昭禋祀,以纪名胜、述游览,然于

  • 五寨县志

    二卷。清秦雄褒纂修。秦雄褒,江苏无锡县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乾隆十三年(1748)任五寨县知县。按五寨素属屯卫,莅事者俱武弁相因,无志。清雍正三年,宁武改府,分设四县隶之,五寨居其一。该志创于

  • 山晓阁诗

    十二卷。清孙琮(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孙琮,字执升,浙江嘉善人,生卒年不详。孙琮读书于山晓阁,故以名书集。本集前有魏坤《序》,称其初集不下千首,其后数十年,复成两集,今此集所存,仅十分之二三。四库

  • 鄢陵文献志

    四十卷,补遗一卷,清苏源生撰。苏源生(1809-1870),字泉沂,号菊村,邑人。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二十年(1840)副榜。科名卑微,但人品、文章皆负时望。苏源生自弱冠以来就留心搜集本县文献

  • 九九新论

    二卷。美国林乐知(详见《中国关系论》)撰,上海蔡尔康笔述。林乐知来华后,1868年即创办《教会新报》,1874年改称《万国公报》,林氏始终为其主笔。数十年来,为了中国的兴起,林乐知多次撰写文章,提倡实

  • 四书笺疑疏证

    八卷。清徐天璋注解,其子徐浚仁疏证。天璋字睿川,江苏泰州(今江苏泰州)人。书首有天璋自序,认为朱子集注不免仍有疑义,既有疑,则必确求古训,确证他经而又涵咏本文,揆厥情理,揣度时事,笔于笺,此笺疑所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