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

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

三卷。题“墨憨斋新编”。墨憨斋为冯梦龙斋号,则知作者为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该书为长篇传记小说,叙明代弘治、正德、嘉靖年间著名学者、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王守仁(称阳明先生)的一生事迹。全书按时间顺序叙述,从王守仁出生开始,述及入仕,弘治十五年返故乡余姚,于四明山阳明洞筑室治学,遂自号“阳明先生”。接着重点描写的几件大事是:抗疏得罪专权太监刘瑾,下狱;镇压、招抚江西等地的农民起义多起,功勋卓著;平定江西南昌宁王谋叛的“宸濠之乱”。全书终于王守仁之死。该书以长篇写一人故事,虽为小说,但叙事基本与史实相合,与《包公案》、《海公案》那样多出传说虚构截然别一种笔法。也收录王守仁一些诗作,但不甚着意王守仁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教育业绩,而以其富有传奇性的政绩为叙事主要线索。尤其是平定“宸濠之乱”部分,叙述精彩:王守仁在去南昌贺宁王诞辰途中闻变,当机立断发檄调兵,指挥调度有方,十四天里就将一场可能席卷全国的争王位大乱止息于初发阶段,显示了王守仁过人胆略和强烈的责任感。总观全书,十分成功地塑造了王守仁这一忠于国家民族的封建官吏形象。同时也客观上反映出了明中叶的朝政腐败、官员贪婪无耻。如太监刘瑾专权;再如王守仁已平“宸濠之乱”而许泰、江彬、张忠等“耻于无功”,仍怂恿皇帝“御驾亲征”,而明武宗竞也欣然前去借机游观江南山水景致。尤荒唐的是明武宗竟令王守仁将已擒获的叛乱亲王朱宸濠放归鄱阳湖,待他“御驾亲擒”;而张忠、许泰又以搜捕余党为由,入南昌城索贿和劫掠。亏得王守仁以大局为念,在报捷文书中将功归于许泰、江彬、张忠等,并将擒获的叛乱首领移交,方才罢息事态。在这一故事中,明显让人看到朱明王朝政治几同儿戏。总之,该书是古代写人物小说中较有特色的一部,亦显示了冯梦龙小说创作中一个很少为人熟知的侧面。其书原刊本国内久佚,日本有刊本流传。黑龙江省图书馆藏有一种日本庆应纪元乙丑(1865)晚夏弘毅馆刊本,从书中文字避讳朱由检名字来看,其所据原刊本当出崇祯年间。

猜你喜欢

  • 信芳阁诗草

    五卷。清陈蕴莲(生卒年不详)撰。陈蕴莲,字慕青,江苏江阴人,阳湖左晨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咸丰元年(1851)刻本。书前有潘素心、其兄陈祖望所写序言及作者自序。书后有其夫左晨所作跋语。共收诗四卷。又有

  • 摘摹三希堂帖

    四卷。不著刻者姓名。此刻帖俱摘取于《三希堂帖》,其中有苏轼书一卷,米芾书一卷,颜鲁公及鲜于困学书一卷,宋仲珩、姜立纲、沈石田、王文成、文衡山等书共一卷。该帖刻以木版,拓以淡墨,字迹丰美,神采奕奕,只是

  • 周易用初

    六卷。清杜宗岳撰。杜宗岳字镜泉,号愚谷。山东福山人。此书成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以独出新解为主,许多看法与前人不同,独到之处甚多。如谓每一卦内阴阳不拘,阳是君子,阴是小人,而君子有君子之用,小人

  • 禹贡广览

    三卷。许胥臣撰。其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明代学者。《禹贡广览》一书,体例严整。卷首载九州总图,其下九州各列分图,导山、导水、南条、北条亦分析为图。各以经文分附于图后。至于“九州攸同”及“

  • 名山县志

    ①十五卷,清赵懿纂修。赵懿,遵义人,曾任名山县知县。名山县志始于清康熙末年县令徐元禧,为书三十六卷。自后百七十余年无续者。徐志亦遂散佚不可踪迹。光绪间,赵懿知县事,始涉历山川,咨询耆旧,搜检故牍,博稽

  • 修筑宝山海塘全案

    十卷。不著撰人名氏。考其章奏诸人名,乃陶澍、林则徐、陈銮等。以此可知修筑海塘之事,在道光之时。《修筑宝山海塘全案》清刻本。共十卷。首冠宝山海塘全图一幅,又列总目共分七类:谕旨章奏、文移详真、堤工木料、

  • 从政观法录

    三十卷。清朱方增(生卒年未详)撰。方增字寿川,号虹舫,浙江海盐人,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充史馆纂修官。于臣工列传,择其关乎朝章掌故,国计民生者,随时录存。所施之政,所奏之章,其事行

  • 列仙通记

    六十卷。清薛大训(生卒年不详)撰。薛大训,字六诂,吴县(今属江苏省)人。撰有《列仙通记》六十卷。《列仙通记》,原名《神仙通鉴》。继刘向《列仙传》之后,曾有葛洪《神仙传》、玉简《疑仙传》等书,记录古来神

  • 蜀方言

    三卷。张慎仪撰。张氏生平见“方言别录”。卷首冠以凡例四则,述其纂辑之旨。搜辑四川方言词,以李实《蜀语》为最早,李书搜辑未为赅备,张氏遂博采旁搜,辑录四川方言词七百八十六条。隐以《尔雅》体例编次。各条之

  • 樗庵先生集

    七卷。明王晔撰。王晔字韬孟。江苏金坛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任江西吉安府推官。选授南京吏部给事中,迁山东武定兵备佥事。此集文五卷,诗及日录各一卷。卷帙与《千顷堂书目》所载同。过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