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离骚汇订

离骚汇订

四帙。《屈子杂文笺略》二帙。清王邦采(生卒年不详)撰。王邦采,字贻六,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康熙间诸生,中年后放弃举子业,研究经史,好为古诗文辞,尤工于画,对金石、版本学也有研究,又善笺注前人遗编。《离骚汇订》、《屈子杂文笺略》,为王氏研究《楚辞》专著。此二书曾合为一书,名为《楚三闾大夫赋》,王氏自题云:称三闾大夫,不称屈子,是“昭其职也”,不称“词”,因“楚词”包括宋、景等作品,“非屈子之专书也”。不称词而称赋,是“从《汉志》也”。可见是突出屈原及其作品的地位。《离骚汇订》四帙。一帙为卷首,其内容有:王氏自序,屈子三闾大夫赋总题,汇订目录,楚三闾大夫像及四言八句像赞,离骚汇订姓氏(王逸、洪兴祖、朱熹、徐焕龙、林云铭、朱冀),小论,司马迁《屈原列传》,沈亚之《屈原外传》,贾谊《吊屈原赋》,离骚白文(有注音、分三段),汇订正文,《书离骚后》,《读离骚有感》七绝二首,六帙后有总跋。二、三、四帙释《离骚》正文。称《汇订》,即对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徐焕龙《屈辞洗髓》、林云铭《楚辞灯》、朱冀《离骚辩》加以汇订,间采六家之说,在按语中抒发己见;对林朱二家,拨正尤多。有时只引诸家言,不写按语。五、六帙为《屈原杂文笺略》,收录《离骚》之外屈原诗作(但《九歌》合二湘、二司命各为一篇),二招不划为屈原作品。《笺略》有序,各篇有题解,篇末有《总论》一段。此书明显特点是精于文义阐发。对《离骚》篇章结构的理解比较切实深入。如将全诗分为三大段及限定起止处(“岂余心之可惩”以上为一段,“余焉能忍与此终古”以上为二段,至尾为三段),广为今人所采用。对求女一段分为三节,并且揭示三节间的内在联系,颇合诗义。对于林、朱的文义错误阐发,能深入拨正,令人信服。对于诗句能前后联系加以诠释,如释“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能紧承上文分析,使文义不至割裂,又令读者看清诗人思想感情发展脉络。在文字训诂上,也有超越王逸、洪兴祖、朱熹之处。如“瞻前而顾后兮”,王逸注为“前为汤禹,后为桀纣”,朱注“前为往昔之是非,后谓将来之成败”,王注谓“只是往古今来耳”,更为合理。此书失误之处也极明显。如说《天问》是楚人哀痛屈原,因而从颓垣断壁间汇余编次,其中不无遗漏,而后人强为联络照应。此纯属臆测;称《远游》不及南方,也不符原诗实际;在字句训诂上也有穿凿不通之处。如解“理弱而媒拙”句,认为屈原是以贞而不字之淑女喻隐而不仕之高人,劝其出仕,天下莫强于理,何必患其强弱。诸如此类,犹如呓语。版本有:《离骚汇订》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原刊本,清华大学藏。《屈子杂文笺略》康熙六十一年刊本,上海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刻、乾隆间修版印本,北京师范大学藏。光绪二十六年(1900)《广雅书局丛书》本。题为《屈子离骚》三卷、《杂文笺略》二卷。

猜你喜欢

  • 东皋子集

    三卷。唐王绩(585-644)撰。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诗人。隋名儒王通之弟。其性好学,有奇思。隋时授秘书省正字,出任六合县丞,入唐曾官太乐丞。长期赋闲在乡,纵酒自适。史

  • 别本澹轩集

    八卷。明马愉(1395-1447)撰。马愉,字性和,临朐(今山东临朐县)人。生平详见《澹轩集》(辞目)。是集系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马愉之乡人都御史迟翔凤购得《澹轩集》残本,又经愉家人掇拾逸作,补

  • 字学正本

    五卷。清李京(生卒年不详)撰。李京字元伯,高阳(今属河北)人。是书以小篆为本,正偏旁之不正者,故名“正本”。其所辨正者,多得之于周伯琦《六书正讹》和张有《复古编》。如《复古编》“崇”字下注云:“别作‘

  • 翰苑新书

    前集七十卷,后集上二十六卷,后集下六卷,别集十二卷,续集四十二卷。无著撰人名氏。据明代陈文烛序文也只称为宋人。也有的刊本题为宋谢枋得撰,可能为书贾所伪托。陈文烛序中说:此书原来没有传本。慈溪的袁炜做大

  • 尚书大传注

    ① 三卷。清孔广林辑。本书没有序例,卷一、卷二为《尚书大传》之注,卷三为《略说》,卷末附有序目,其分篇也全部按照《汉书·艺文志》。所引传及注,也都一一注明出处,比二卢本更完善。陈寿祺极称孔本之善。不过

  • 笔道通会

    一卷。明朱象衡编。朱象衡字朗初。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此书专为推衍徐渭《笔元要旨》而作。其中多述丰坊之语。华亭人唐文献为此书作序。后朱象衡自跋云:“余性稍慧,于法书名迹辨之不爽毫发

  • 独醒杂志

    十卷。宋曾敏行(?-1178)撰。曾敏行字达臣,自号浮云居士,又号独醒道人,又称归愚老人,庐陵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二十岁时,因患病,不能进仕途,遂潜心研究学问,见闻广博,工画草虫。此书是他集平生所闻

  • 对数简法

    二卷,续一卷。清戴煦(1805-1860)撰。戴煦初名邦棣,字鄂士,号鹤墅,又号仲乙,钱塘(今杭州)人。他早年研习中算,与谢家禾相善,家禾死,校刻其遗书,并著有《重差图说》、《勾股和较集成》、《四元玉

  • 皇明从信录

    四十卷。明陈建辑,沈国元订。陈建(1497-1567),字廷肇,号清澜,明广东东莞人。嘉靖举人,后授侯官教谕,任山东阳信县令。著有《皇明从信录》、《学蔀通辩》、《皇明通纪》等。国元,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唐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

    五卷。清吴承志撰。吴承志,字祁甫,钱塘(今杭州)人。光绪中官平阳训导。生平精研舆地之学。卒后其友吴庆廷整理其遗稿,于其残中得此稿百余纸,蝇头细书,凡五巨篇。为之排比,厘为五卷,即《唐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