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离骚经订注

离骚经订注

一卷。明赵南星(1550-1627)撰。赵南星,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高邑(今河北高邑)人。万历进士,为人耿直敢谏,官至吏部尚书。崇祯初谥忠毅。著有《史韵》、《学庸正说》、《离骚经订注》。书前有作者万历四十一年(1613)《自序》,司马迁《屈原列传》。正文首行题《离骚经订注》,下署“宜城王逸叔师注”,“高邑赵南星梦白订”,可知以王逸《楚辞章句》为基础,“稍加删改,名曰订注”(《自序》)。篇末有作者跋文。此书主要本王逸说,五臣注以下诸说,所采较少。作者出于自己忠直耿介与屈原的品质有相通之处,才订注《离骚》,目的在于借古论今。赵氏极力赞扬屈原的高贵品质,对班固称屈原“露才扬己”之说加以驳斥。认为《离骚》求女一段是写“求古圣帝之妃,以配怀王”(《跋》),有违诗旨。版本有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原刊本,天一阁、北京大学、浙江图书馆、安徽博物馆、上海辞书出版社等藏。明末赵悦学重刊本,天津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藏。

猜你喜欢

  • 云麓漫钞

    十五卷。南宋赵彦卫(生卒年不详)撰。赵彦卫字景安,绍熙(1190-1194)年间曾任乌程长官,又任徽州通判。此书卷首有开禧二年(1206)赵彦卫自序,题曰新安郡守。其余生平事迹皆不详。据自序称,此书初

  • 唐音

    十四卷。元杨士宏(生卒年不详)编。杨士宏,字伯谦,襄城(今属河南)人。是书收诗一千三百四十一首,卷前有杨士宏所撰《唐音姓氏并序》。是书分为始音一卷,正音六卷,遗响七卷。编者自记称十五卷,系遗响有一子卷

  • 方舟易学

    二卷。宋代李石(1108-1181)撰。李石字知几,资阳人。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他本名知几,后感梦兆,改名石,而以知几为字。《宋史》没有他的传。据《系年要录》和《画继》等书记载,知李石于绍兴二十一年(

  • 大臣谱

    十六卷。明范景文(1587-1644)撰。景文字梦章,一字质公,号思仁,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景文殉难。入清后赐谥文忠。该书是一部传记

  • 读阿弥陀偈一卷

    元魏释昙鸾撰。昙鸾生平事迹详见《往日生论注》辞条。《读阿弥陀偈》一书,释十二光佛名部分共有十四偈,颂极乐庄严部分有八十三偈半,分为三十六段,每段颂偈多少不等,特别不适合礼赞之用。此书依无量寿佛经而作。

  • 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此书又名《中原音韵类编》、《北腔韵类》、《中州韵》,杨朝英简称为《韵编》,一卷。是元人卓从之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根据《中原音韵》改作的,成书较《中原音韵》晚二十七年。卓氏事迹不详,只知道他是燕山

  • 读经指迷

    二卷。清胡嗣运(详见《书经问答》)撰。此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内容与书名切合,论《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下篇杂论经学,并涉及民主民权及海外政教,并非读经之体。上篇附有七言绝句一百首,下

  • 东山存稿

    七卷。《附录》一卷。元赵汸(1319-1369)撰。汸,字子常。休宁(今属安徽)人。长于经学,所著有《周易文诠》。晚年筑东山精舍,时人称东山先生。明洪武二年(1369)曾预修《元史》。汸门人汪荫裒辑其

  • 诗经衷要

    十二卷。清李式谷撰。式谷字海匏,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深于经部之学,著有《易经衷要》、《书经衷要》、《春秋衷要》、《礼记衷要》及本书,合称《五经衷要》。本书前有道光十年(1830)

  • 禹贡水道析疑

    二卷。清张履元撰。张履元字苏斋,安徽泾县人,岁贡生,官吴江县训导。此书卷首有石韫玉序和张履元自序,书名取自陶诗“疑义相与析”之意。本书以《孔传》和蔡沈《书集传》为主,参考胡渭《禹贡锥指》而成。张履元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