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离骚节解

离骚节解

一卷。卷首附《离骚正音》。《离骚本韵》。《离骚节指》。清张德纯(生卒年不详)撰。张德纯,字能一,号松南,长沙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官常山知县。著有《离骚节解》、《孔门易绪》。卷首为作者《自序》,说明成书经过;后为《离骚正音》、《离骚本韵》、《离骚节指》,下为校订、校字人。《节解》正文前有小序,题下有题解,一般以四句为解,再并解为节,全诗共分十三节。先言训诂,后释章义,每节有节旨,亦偶言诗文脉络。最后为其子的跋文,叙述其父聪颖、文才及行迹、著述。张氏对屈原及其诗文给予高度评价,小序称:“然而灵均之文,上嗣四始,下开百代,超前轶后,独自成家”。此书非为著书而著书,乃久积体会而成,时有前人说法归纳,但言简而切旨。如对《离骚》首八句归纳为:“首溯乎此,以见己之与楚同源共本,世为宗臣,是思深而义厚也,便有不能传舍其国,行路其君也明矣”。既概括了段旨,也揭示了诗人用意。《离骚正音》列举《离骚》一百六十字,以直音、反切、标声调注音,亦偶注形义。《离骚本韵》以两韵为一组,共九十二组,有“通例”、“变例”、“正得本音”、“本音非叶”等语,有其侄士俊四处校正。对“占”(“命灵氛为余占之”)“慕”(“孰信修而慕之”)则不知所从。《离骚节指》将《离骚》划分十三节,标明每节共几解,并简言节旨及写法,与《节解》分节、概括节旨一致。版本有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读书松桂林精刊本、天一阁、南京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藏。清乾隆五十年(1785)梓州郡署重刊朱墨套印本,浙江图书馆藏。

猜你喜欢

  • 古方言书目录

    五卷。见“方言考”。

  • 五经钩沉

    ① 一卷。杨方(约公元317年前后在世)撰。王谟(详见辑《圣证论》条)辑。杨方字公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东晋诗人、经学家。事迹详见《晋书》本传。杨方著作有《五经钩沉》、《吴越春秋》及诗歌杂文,皆行

  • 防海新论

    十八卷。原题布希理哈撰,英国傅兰雅口译,金匮华衡芳笔述。希理哈始末不详。傅兰雅(1839-1928)为英国传教士。咸丰十一年(1861)被英国圣公会派至香港担任圣保罗书院校长。同治二年(1863)被清

  • 莫氏父子著述

    六种,三十一卷,附录四卷。清莫与俦、莫友芝撰,莫绳孙编。莫与俦字犹人,又字杰夫,贵州独山人。嘉庆年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改选遵义府学教授,从学者甚重。莫友芝为莫与俦之子,其生平详见《唐写本说文解字

  • 太平县志

    十八卷。清庆霖修,戚学标纂。庆霖字旭亭,长白人。戚学标字鹤泉,原任河南涉县知县。《太平县志》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全书十八卷,十三志,为地舆、建置、赋役、学校、祠祀、军政、庶政、职官、选举、人物

  • 福建通志

    ①六十四卷,清金鋐修,郑开极、陈栻纂。金鋐,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至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初年巡抚福建。郑开极,闽人,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陈栻,曾任广西苍梧道参政。

  • 唐宋十大家全集录

    五十一卷。清储欣(1631-1706)编。储欣,字同人,宜兴(今江苏)人,博通经史,早年以制艺闻名于东南。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十始领乡荐,试礼部不遇,遂杜门不出,著书教授以终。著有《在陆草堂

  • 佛说温宝洗浴众僧经义记

    一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佛说温宝洗浴众僧经》据考证为西晋竺法护译,所主教宗是大乘教派。慧远判为大乘,菩萨藏中籍小入大渐教所摄。经中说佛为耆域说温室浴僧法:用七净

  • 邃雅堂学古录

    五卷。清姚文田(1758-1827)撰。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经学家。嘉庆四年状元,由翰林院修撰累官礼部尚书,数督学政,革除陋例,斥伪体,拔真才,典试号得士。持己方严,通达治体,不为激亢

  • 碧琳琅馆丛书

    四十五种,二百九十九卷。清方功惠编。方功惠字庆龄,号柳桥,湖南岳阳人。生卒年不详。方功惠在广东做官时,曾筑有碧琳琅馆,倾三十年之功,得书籍十多万卷,并刻有《占经解汇函》、《古小学汇函》、《全唐文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