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

二卷 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亦称《汲冢纪年》。案《晋书·束晳传》,晋太康二年(281),汲县人发魏襄王墓,得古书七十五篇,其中有《纪年》十三篇,今世所行题沈约注,亦与隋志相符。顾炎武考证之学最为精核,所作《日知录》中,往往引以为据,然反覆推勘,似非汲冢原书。考平王东迁以后,恒载晋事,三家分晋以后,恒载魏事,是魏承晋史之明验。此书叙夏、商、西周、春秋时晋国和战国时魏国史事,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为止,新记如“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等,皆异于传统记载。此书宋时佚失,清朱右曾辑有《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据以补辑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并可校正《史记》所载战国史的错误。另有《竹书纪年》二卷,近人称为《今本竹书纪年》,系出后人编辑伪托。清代学者考订此书的著作颇多,其中以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考证较精。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证明今本为伪书。

猜你喜欢

  • 中兴小纪

    四十卷。南宋熊克撰。克字子复,建宁府建阳(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进士。历任校书郎、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知台州等职。卒年七十三。好学能文,博闻强记,尤熟于朝章典故。曾著《九朝通略》、《中兴小纪》、

  • 春秋图说

    无卷数。不著撰人。此书掇取宋人杨甲《六经图》中的部分,摭拾冯继先、苏轼、郑樵诸家之说,厘为一书,列目一百二十二,卷首为十二公年谱;中间是列国世次、舆地山川名号及《经》、《传》所载名物典故,皆有图说;卷

  • 重辑苍颉篇

    二卷。近代王国维撰。参见《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苍颉篇》本为秦相李斯所作,汉人合以车府令赵高所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所作《博学篇》为《苍颉篇》,而后扬雄作《训纂篇》、贾鲂作《滂喜篇》,合之号曰

  • 字学订讹

    二卷。明李当泰(生卒年不详)撰。当泰字元祉,泗州(今安徽泗县)人。万历丁未(1607年),殷城黄吉士督学江南,命当泰合张位《问奇集》、焦竑《字学》二书,纂为一编,遂成此书。首为六书大略,终以俗用杂字,

  • 周易统略

    一卷。辑佚书,晋邹湛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邹湛字润甫,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官至少府。其事见于《晋书》本传。据《隋书·经籍志》,《周易统略》凡五卷。《新唐书》、《旧唐书》则作

  • 柞蚕简法补遗

    一卷。附图说十二条。清董祥熊(生卒年不详)撰。董祥熊在光绪末年任安徽劝业道。董在刊行自己的《柞蚕简法》一书之后,派人到河南鲁山进行调查柞蚕生产情况,将调查结果作为补充编入书中,并附有图,这就是《柞蚕简

  • 东林列传

    二十四卷。清陈鼎撰。陈鼎字定九,江阴(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少任陕不羁,长乃折节攻读,留心史事。明亡后,虑史之失传,乃橐笔奔走二十余年,采访死难死事忠臣节义事迹,撰成《忠义传》六十余卷,共四千六百

  • 张伎陵集

    七卷。明张凤翔(1472-1501)撰。张凤翔,字光世,号伎陵(一作伎陵子),洵阳(今陕西旬阳县)人。明弘治十二年(1498)进士,官户部主事。著名《张伎陵集》。是编系凤翔诗文集。凡七卷。前六卷为诗,

  • 可庵书牍

    十卷。明张栋(约1592年前后在世)撰。张栋字,可庵,江苏昆山人。生卒不详。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至兵科都给事中。是书为张栋邑人王焕所编。以其历任书牍分卷排纂。其体例则依王俭一官一集之例,故成

  • 说文浅说

    一卷。清郑知同(生卒年不详)撰。知同字伯更,贵州遵义人。郑珍之子。著作尚有《说文本经答问》、《说文逸字附录》、《说文商议》等。是书为释六书条例而作,又题为《六书浅说》。其说较王筠之说简略得多,较江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