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绛县志

绛县志

①五卷。清赵士弘修,陈所性纂。赵士弘字毅可,河北永年县人,出身进士,顺治十五年(1658)任绛县知县。按旧志创于明嘉靖三十八邑人吉大来,万历三十三年知县黄维翰曾增修,二本久已失传。此书纂修时,仅得其残简,参稽订考。赵士弘在其书序中云:“余自戊戌治绛,下车来,即询掌故,而绛人佥云菁林发难之际,锓梓尽付祝融,亟力购遗,止得断简,修举乏人,考证罔据,余惶然是惧,亦即聚族,而谋敦请老成名宿,各就蠢谱,俾出鸿裁,爰删穰以芟繁,竑补遗而订误。”《绛县志》顺治十六年(1659)刻本。此编简陋舛误甚多,体例亦不精良。如艺文类,总目既不载,也不写卷数,仅列数篇文章附于后端而已,殊乖于体裁。②十四卷。清拉昌阿修,王本智纂。拉昌阿字克庵,满洲正红旗人,出身监生,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绛县知县,二十六年(1761)去职,二十八年(1763)复任。《绛县志》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此编上距顺治十六年赵士弘本一百余年,这期间,未有志。绛县文献,搜集较困难。此志尚能将旧志去伪存真,删繁补缺,上自星野,下迄艺文,共为十四卷。并将千百年典故事迹,分条严述,展卷了然。如旧志述山川,原甚明晰,但仅为叙说,缺少引证。此编则能广引旧籍及通志,互相参稽,以定确说。对旧志漏载者,如教山等,尚能根据通志一一补入,以观其全貌。③二十一卷。清胡延纂修。胡延,四川成都人,出身优贡,光绪二十年(1894)任绛县知州。《绛县志》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全书二十一卷,分图、表、志、传四大纲,为:卷一疆域图;卷二山川图;卷三城关图;卷四乡镇图;卷五晷度表;卷六大事表;卷七职官表;卷八选举表;卷九沿革志;卷十山川志;卷十一土地志;卷十二田赋志;卷十三坛庙志;卷十四学校志;卷十五衙署志;卷十六古迹志;卷十七艺文志;卷十八循吏传;卷十九乡贤传;卷二十列女传;卷二十一叙传。此书之意不为重修或增修,而在订旧志之舛讹,改变旧志体例。故此编考据精核,义例雅严,为《绛县志》中佳本。如绛县置南北县之前,或谓为曲沃,或谓为闻喜,旧志指为新田,聚讼纷纷,迄无定说。此编既考沿革,著于大事表中,复别为沿革志一篇,反复考证,以归允当。又如旧志于山川图中仅标其名,不辨方位,此编则能详考远近,脉络原委,举目了然。此外,艺文志下列有书目及碑目,搜集虽不多,亦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 埤雅物异记言

    八卷。清董桂新撰。董氏生平见“尔雅古注合存”。《中国训诂学史》云:“其书本《埤雅》所引成说,而有关乎物性者,录为一编。复取本书与他书之足相发明者,旁注其下。此书可谓能得《埤雅》之精,足为读《埤雅》者之

  • 海愚诗钞

    十二卷。清朱孝纯(1735-1801)撰。朱孝纯,字子颖,号海愚。江苏东海人,汉军正红旗。乾隆进士,官至两淮盐运使。能画,诗力雄放。为刘海峰先生之高足。姚鼐、王文治盛推服之,称之为“天下绝特之雄才”,

  • 经说丛抄

    四卷。清谢庭兰撰。谢庭兰,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有《古文尚书辨》刊行,前文已有著录。是书首有庭兰自序,末有缪之熔跋。最初,庭兰著《读尚书隅见》、《读毛诗隅见》、《读四书隅见》三书,以卷数繁多,无力刊行

  • 小楼吟稿

    一卷。清谢方端撰。谢方端,字小楼,生卒年不详。广东阳春人,谢仲埙之女,贡生刘宗衍之妻。此书有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重刊本。荔阴书屋有藏版,前有李调元原序,姜自驹刻书序,冯敏昌撰作者小传。

  • 大唐内典录

    十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发律合注戒本》辞条。《大唐内典录》一书,简称《内典录》。“内典”一词是佛教自己对其典籍的称呼。该录是道宣于麟德元年(664)在西明寺所撰。录自东汉至唐初译者二

  • 河工书

    不分卷。不著撰人。嘉靖间,兰阳、仪封、延津、封丘、考城泛溢冲决,当地官府征发数万人,银数十万两,中州河工之甘苦,有人叹之,因记录成书。《河工书》旧刻本不分卷。其总目共列书札九篇。篇一,与总河部院刘公晋

  • 何震川先生集

    二十八卷。明何洛文(约1580前后在世)撰。何洛文,字启图,河南信阳人。生卒年未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改庶吉士。神宗即位,擢修撰,充经筵日讲官,历中允谕德侍读学士掌院事、詹事府少詹事、礼部

  • 韩氏医通

    二卷。明韩懋(生卒年不详)撰。韩懋,字天爵,号飞霞子(或称飞霞道人),四川泸州人。父兄皆知医,承家学,后往峨嵋山求师学医。此书撰成于嘉靖元年(1522),为医话小品。上卷分绪论、六法兼施、脉诀、处方、

  • 翻译御制朋党论

    清世宗宪皇帝御撰。书成于雍正二年(1725年)六月初一,刊为专本颁行。卷末有当时臣下跋语,不著名氏。据国朝(清)宫史书籍门著录有《御制朋党论》一部,注言称“世宗宪皇帝(雍正)御制论一篇,以大公至正为归

  • 桂洲奏议

    二十一卷。明夏言撰。(见《南宫奏稿》)。该集增加作者任谏官时所上奏疏的汇集,分为二十一卷。嘉靖十八年(1539)刊行此书,该集所收奏议,仅“议礼”一事有关典制沿革,其余参考价值皆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