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绛雪园古方选注附得宜本草

绛雪园古方选注附得宜本草

《绛雪园古方选注》三卷,《得宜本草》一卷。清王子接(生卒年不详)撰。《绛雪园古方选注》又名《十三科古方选注》。书主方书。《得宜本草》又名《得意本草》、《绛雪园得宜本草》。本草类著作。王子接字晋三,清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王氏行医数十年,医学理论实践经验颇丰富,除上述书外,另有《伤寒古方通》、《伤寒方法》等。当时集经方之人不过注明某方主治某症而已,能论及病源脉候者十分罕见,至于阐明经方之理更没有人涉及到,纵然有医方集解,亦多浅显之处。王氏认为,前代虽有不少医家对仲景等各方进行过讨论,但“独于方之有矩,法之有规,犹鲜有旁推交通者。”于是对古代医家方剂进行分类整理,于雍正十年(1732)撰成此书。全书共十一万九千余字。分为三卷,上卷论述仲景《伤寒论》中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分和、寒、温、汗、吐、下剂。中、下卷阐发内科、女科、外科、痘疹科、五官科、幼科、眼科、折伤科等汤、散、丸方。书前有自序,书末附杂方药性。全书选方三百四十五首,方法详明,说理透彻,适于临床应用。如论服子泻心汤,先释其名曰:“附子非泻心之药,见不得已而用寒凉泻心,故以附子名其汤。”又阐明方义:“三焦皆热,苦寒之药在所必用,又恐其虚寒骤脱,故用三黄清彻三焦而泻热,即用附子宣彻上下以温经。三黄用麻沸汤渍,附子别煮汁,是取三黄之气轻,附子之力重,其义仍在乎救亡阳也。”对古方注释十分透彻,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四库全书总目》评价说:“是书所选之方,虽非秘异,而其中加减之道,铢两之宜,君臣佐使之义,皆能推阐其所以然。”后世章虚谷《医门棒喝》、王孟英《温热经纬》等书均引过王氏论述。有扫叶山房刊本,千顷堂书局石印本,195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得宜本草》一书因每药之下标明所得、所宜、所治而名。书中共收录药物三百六十二种,每种皆分为上中下三品,论述简明精当。卷前有雍正十年王氏之序,末有乾隆二年王氏再跋。此书附于王氏《绛雪园古方选注》之后。有清乾隆二年(1737)跋刊本,即介景楼藏版,《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古书之句读

    《古书句读释例》之初名,见“古书句读释例”。

  • 孟子时事略

    一卷。清任兆麟撰。兆麟原名廷麟,字文田,一字心斋,江苏震泽(今吴县)人。诸生,嘉庆初举孝廉方正。任氏以《史记·孟子列传》所载事迹疏略不详,诸家所著孟子编年等论辨不一,于是采其确核者,贯穿时事,旁推交通

  • 异鱼图赞笺

    四卷。清胡世安(详见《大易通则》)撰。是书前有作者自序一篇,接载杨慎《异鱼图赞》原文。杨氏之书,虽间有自注,但仅标所据之书,未引其说。胡氏之书,按照杨慎《异鱼图赞》原文的顺序,补充其说,并博采传记,逐

  • 石鼓文正误

    二卷。明陶滋(?-1536)撰。陶滋字时雨,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行人,嘉靖初官兵部郎中。陶氏认为薛尚功、郑樵、施宿等石鼓训释颇多讹误,遂亲至太学石鼓旁,抉剔刻文,一一校

  • 存悔斋集

    三十六卷。清刘凤诰(?-1830)撰。刘凤诰,江西萍乡人,字丞牧,号金门,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授编修,后特擢侍读学士。累官至吏部右侍郎。因罪戍伊犁,获释后授编修。以病回籍,卒于家中。刘凤诰科

  • 杜诗解

    八卷。明杨德周(约1614前后在世)编。杨德周字齐庄,鄞县(浙江)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历官古田、高唐县知县。本编摘诗家之论杜诗者为第一编,即以蔡梦弼《草堂诗话》之意,推而广之。

  • 仪礼训解

    十七卷。清王士让撰。士让,福建安溪(今属福建)人,官至蕲州通判。书首有官献瑶、吴绂、张源义、张寿祺诸人序。张寿祺序称:“先生治《仪礼》故具稿,至是又益之,后六易稿,成,编曰《仪礼训解》”,足见王氏用力

  • 直道编

    八卷。明陈怡编。陈怡,吴县(今属江苏)人,生平仕履不详。其祖父陈祚,字永锡,永乐进士,授河南布政司参议,因事落职。洪熙初年,起为监察御史,终于福建按察司佥事。陈祚在诸官任内,很有清直之声。为旌扬其祖的

  • 云溪集

    十二卷。宋郭印(约1126年前后在世)撰。郭印,字亦不详,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生卒年不详,政和中进士,历任县令,晚始退居。性嗜水竹,经营二十载,始得一亩之园。云溪乃其别墅之名。其诗才地

  • 法书通释

    二卷。明张绅撰。陶宗仪的《书史会要》中只说张绅是山东人,洪武年间官浙江布政使。又据《明史·吴宗伯传》中载鲍恂之事,称洪武十五年吉安余诠、高邮张长年、登州张绅并以明经老成,为礼部主事所荐,召至京师。鲍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