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朝粤东遗民录
四卷。清陈伯陶(见《宋东莞遗民录》)撰。该书记粤东明季遗民旧事。自各郡县志及清初诸遗老文集,旁加考证,辑出二百九十余人。以不试不仕为断,依郡县分列。诸书互异及可疑者,别为按语。凡遗民著作皆录其书目。后附陈文忠、张文烈及陈忠悯三公行状。现有民国五年(1916年)刻本。
四卷。清陈伯陶(见《宋东莞遗民录》)撰。该书记粤东明季遗民旧事。自各郡县志及清初诸遗老文集,旁加考证,辑出二百九十余人。以不试不仕为断,依郡县分列。诸书互异及可疑者,别为按语。凡遗民著作皆录其书目。后附陈文忠、张文烈及陈忠悯三公行状。现有民国五年(1916年)刻本。
十六卷。清爱新觉罗·福临(见《御注孝经》)亲定。是书冠以御制序文及恭进皇太后表。内容以《礼记·内则》篇为本,论述妇道,并援引经史诸书以佐证推阐之。分八纲三十二子目:一曰孝之道,分事舅姑、事父母;二曰敬
清沈玉亮、陈琬同编。沈玉亮字瑶岑,字亦村,武康(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清初戏曲作家,工诗古文,屡试科场,终不得志。长于谱曲,与洪升齐名。有杂剧《鸳鸯冢》、《钟馗吓鬼》,还有《课蒙余录》等。陈琬生卒
八卷。清陈瑸(1656-1718)。陈瑸,海康(今广东省海康县)人,字文焕,号眉川,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浙闽总督。陈瑸为官清廉卓绝,康熙皇帝对他有“苦行老僧”之誉。陈瑸曾说“贪取一钱,即与百
一卷。晋袁准撰,清马国翰辑。准生卒年不详,字孝尼,陈郡阳夏(今河南省东部)人。官至给事中。袁瓌从祖,《晋书》把《准传》附在《瓌传》后面。袁准忠信公正,不耻下问,性恬退,著书十余万言,论治世之务,以儒学
一卷。清高世栻(详见《素问直解》)撰。高氏认为“经论之道,遂失其传,舛谬纷纭”,故为其弟子“讲学论道”,使学者“知医之传有其真”。此书即高氏教授门人之言,由其弟子王嘉嗣等据其讲稿整理而成。全书约四万字
一卷。清丁大任撰。此书记清顺治十年(1653)随袁巡抚赴湖南事,所叙皆风景细琐之语,颇不足存。但其记当时景物,也颇有致故姑存其目。
六卷。明赵志皋(?-1601)撰。赵志皋,字汝迈,浙江兰溪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万历初官侍读,因忤张居正而谪官。后张居正没,官累至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懿。志皋著有《灵洞山房集》、《内阁奏疏稿》,
一卷。清帅念祖(生卒年不详)撰。帅念祖,字宗德,号兰皋,奉新(今江西奉新县)人。雍正年间,中进士。《区田编》是帅念祖推广区田法而著的普及性读物。全书首先为区田图,接着讲种植、用粪、浇灌、积水的方法。并
①三十卷。宋史能之纂。史能之,字子善,江苏四明人。进士,宋淳飏尉武进,咸淳二年(1175)知常州府。毗陵,古郡名,晋太康二年(281)建置,治所在丹徒(今镇江市东丹徒镇),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镇江、无
五卷。清刘元龙撰。刘元龙字凝焉,饶阳人。此编前有康熙五十一年(1712)自序,又有雍正元年(1723)补序。其书先成三卷,刊于江南,后来又续增二卷,所以有二个序。刘元龙自称经历三十年才成书。首卷以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