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荆州府志

荆州府志

①十二卷,图一卷,明孙存修,王宠怀纂。王宠怀,字止庵,号梅南子,明光泽王。明景泰七年(1456)知府常熟延通判何省安创修《荆南志》。历七十余年后,丰山孙存任知府,因旧志历年久远,质俚疏漏,托生长于荆州的光泽王编修府志,以郡学诸生相佐,以明《一统志》为准,发凡定例,书成于嘉靖十一年(1532)。共十二卷图一卷,分十纲,为:舆地志、食货志、祀典志、宫室志、藩封志、职官志、武备志、人物志、方外志、艺文志。五十九目,各有小序,引其端,此志纲举目张。当时宜昌尚未分府,荆门也未属直隶州。荆州府属除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宜都外,俱载志中。所绘府治藩封及州县分图十九幅,至为详明,在明代地志中,可称体例完备。惟沿革称江陵于元天历二年(1329)改中兴县,而《元史·地理志》记唐代荆州复为江陵府,宋为荆南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上路总管府,天历二年(1329)改为中兴路,领土县,首江陵,并无江陵改中兴县之条,此志考证未详。又明初开科诏,谕制敬一箴,程氏四箴注,范氏心箴注等,不专为荆州一府,并载入艺文志的圣制中,未免失于泛滥。② 四十卷,首一卷,清郭茂泰修,胡在恪纂。郭茂泰,字鲁瞻,陕西泾阳县人,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间任荆州府知府。胡在恪,字念蒿,湖北江陵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江西驿盐道副使。荆州府志,明共二修,嘉靖十一年(1532)知府孙存,再修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教谕杨学濠,康熙间郡守郭茂泰以府志失修将近百年,延胡在恪重行纂辑,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印。此志有目无纲,不及嘉靖志次第井然,且沿革表所载清因明制,府领夷陵、归州二州;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长阳、远安、巴东、兴山十一县。此虽本《明史·地理志》荆州府,但嘉靖志中府领三州十三县,至嘉靖十年(1531)改荆门州隶承天府,划去潜江、当阳二县。明中期地理志承天府内,已经分别注明,此沿革最大者,不应略而不书。又荆州自春秋以来,建国封王,史不绝书,故嘉靖志立藩封一门,此志既立封建一门,又列帝王冠于人物之首,颇不伦不类。荆州属各邑,江襄夹流,陂泽卑湿,全赖累土筑堤,御建瓯而下之水,此志首创堤防一门,各县附堤防考略,可称创所未备,知所先务。③ 五十八卷,首一卷,清叶仰高修,施廷枢纂。施廷枢,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贡生。荆州府,前领二州十一县,乾隆时领八县。府志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胡在恪纂修,距此时已七十年未修了。疆域迁变,纪载宜异,及今不详,后此奚述,重修已刻不容缓。乾隆二十二年(1683)知府叶仰高延施廷枢重辑,同年志成。《荆州府志》乾隆二十二年刻本。此志分目多沿康熙旧志。人物增忠义、文苑二门,删隐逸,方技易名艺术,旧志自晋至赵、宋共十二人,此编将庾季才入列传,陆法和入仙释,王楼严入流寓,余桓、石虔、李子牟等俱入杂记。将旧志封建、帝王并为藩封,较为恰当。志首八景图,尤为有识。此编分门别汇,品章秩然,无凌乱之嫌,其辨证之精,非他志所能及。故宣统《湖北通志外编》称此书,征引最详,考据不苟,属湖北诸志中最称善本。不足之处,荆州自古历代用武之地,春秋以来,兵事不断,此编创列纪兵一门,其义甚当,但军制列于第五十卷,纪兵列于第五十五卷,失类列之义。又荆州所属各县,地势低洼,江襄夹流,水患严重,此志只载江防不及河防,则重江患而轻河害。④ 八十卷,首一卷,清顾嘉蘅、李廷鉽同纂。顾嘉蘅,湖北东湖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李廷鉽,直隶易州(今河北易州)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官湖北咸宁知县。荆州府志,自乾隆二十二年(1755)施廷枢重修后,历道光、咸丰未有续者,已有一百三十余年。光绪间知府倪文蔚延李廷鉽任总纂,书未成倪文蔚升任离去,继任蒋铭勋续终其志,于光绪六年(1880)告成。《荆州府志》光绪六年刻本。共八十卷,分地理志、建置志、经政志、堤防志、学校志、武备志、祠庙祀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祥异志、杂记志共十二类。此志以纲统目,以简御繁,各有小序,以开其端。星野之说,本属九州,光绪间荆州府属只七县,较禹贡荆州之地,不过十分之一、二,故删去星野一类,以免附会。堤防是荆州之关键,江堤以万城堤最为重要,各属院堤以防襄水,堤防志中有:万城堤、顺江堤、院堤,以江、河堤并重,比较乾隆志仅载江防为优。此编于历代兵事,汇为一卷,统于武备志,较乾隆志分列军制、纪兵,不相衔接为详。荆州自清初设有驻防,康熙、乾隆二志,除营制外别无纪载,此志将驻防、军制、科贡、人物诸类,分别各门,冠于七县之首,可称因地制宜详所未备。艺文只载书目,仿《隋书·经籍志》例;诗文散附各条,仿潜说友《临安志》例;网罗文献,所载必出,采范石湖《吴郡志》例;订正纂严旧志讹舛,采毛西河《萧山刊误》例。此志本末兼赅,取舍精审,较旧志更为完善。

猜你喜欢

  • 左绣

    三十卷。清冯李骅、陆浩撰。李骅字天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陆浩字大瀛,宁波定海(今属浙江)人。此书似可看作两大部分组成。前半有《读左卮言》、《十二公时事图说》、《春秋三变说》、《列国盛衰说》、《周十

  • 黄洛村集

    二卷。明黄宏纲撰。宏纲,字正之,鄠都(今陕西户县)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官至刑部主事。此集乃其孙宜璞所刻。上卷《书翰》,多与邹守益、罗洪先、聂豹辈讲学之语,盖宏纲师事王守仁、傅

  • 斯未信斋主人自订年谱

    一卷。清徐宗干(1796-1866)自述。宗干字树人,江苏南通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历任山东曲阜、武城、泰安等县知县,高唐、济宁等福建巡抚等官,著有《斯未信斋文集》行世。谱主卒于同治五年

  • 上生集

    八卷。明秦(约1610年前后在世)撰。秦,字日上,一字广斋,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诸生。上生为其号。此集乃崇祯初其子堈、圬所刻。前四卷为诗,后四卷为文。前有小传称,其长斋绣佛,趺坐焚修。为耽于

  • 人帖

    四卷。清铁保(生平详见《惟清斋法帖》)辑。嘉庆十一年(1806)刻成。是铁保督漕运时,与汪稼门中丞出资所刻。所收宋二人,为范仲淹与文天祥。明二十五人,为方孝孺、王守仁、于谦、杨继盛、赵南星、高攀龙、熊

  • 延陵书塾合璧

    四卷。清吴季长编。季长里籍、生卒年均不详。据集前季长康熙三十六年(1697)自序,称:“少嗜俪体文,平生酷爱梁简文、江文通二家,以为开徐庾之先,莫有过于此者。”故随手录合成一集,为《延陵书塾合璧》。可

  • 西泠仙咏

    三卷。清陈文述(1777-1843)撰。作者生平见《西泠闺咏》。陈文述诗作很多,每到一地必登临山水,探访遗迹,并以诗吟咏之。多故其诗题材广泛,山川人物尽入诗中。文述因阮元启示方始作诗,故以阮元学生自谓

  • 尚书微

    一卷。清刘光縢撰。本书所解释的只有《西伯戡黎》、《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等几篇,颇多新见,其中尤以解《金縢》为新,认为“武王知周公之圣,荐之于天祖

  • 墨经

    一卷。宋晁贯之撰。晁贯之,字季一,生卒年不详。曾任检讨官,平生无其它嗜好,唯见墨,喜动眉宇。精于制墨,尤善和胶之法。著有《墨经》。《墨经》是一部论述制墨之书。全书共论述二十个问题:一论松,主要论述造墨

  • 莲华经石刻

    十四卷。明代董其昌(生卒年不详)书。原本为七卷,因每卷析为二,故称十四卷。大体书成于明万历廿七年(1599)至万历三十八年(1610),相距长达十二年之久。有经文近十万字,洋洋大观。但石之存佚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