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葬书

葬书

一卷。旧本题晋郭璞(详见《尔雅注》)撰。《葬书》是否为郭璞所著,古来众说纷纭。《晋书·郭璞传》、干宝《搜神记》等不少著作记述郭璞占筮、相墓的故事,特别是郭璞于暨阳择地葬母预卜虽近水而水将远退,(见《世说》及《晋书·郭璞传》)以及“裕曾祖澄当葬父,郭璞为占墓地曰:‘葬某处,年过百岁,位至三司,而子孙不蕃;某处,年几减半,位裁卿校,而累世贵显。’澄乃葬其劣处,位光禄,年六十四而亡,其子孙遂昌云”(见《南史·张裕传》)等,研究者认为这是术士所以托名郭璞的原因。《四库全书总目》云“考璞本传……不言其尝著《葬书》,《唐志》有《葬书地脉经》一卷、《葬书五阴》一卷,又不言璞所作,惟《宋志》载有璞《葬书》一卷,是其书自宋始出。书中词意简质,犹术士通文义者所作,必以为出自璞手,则无可征信。”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也说《晋书·郭璞传》详载郭璞著述,而独未言此书,隋唐书《经籍志》又不著录,其非璞所作,固不待言,“璞实长于安墓卜宅,然未尝著葬书也”。《葬书》原本问世后,方技之家,竞相粉饰,遂有二十篇之多,宋蔡元定嫌其芜杂,删去十二篇,元吴澄又择其纯者为内篇,精粗纯驳相半者为外篇,粗驳当去而始存者为杂篇,即成今本。该书内容简短,不足两千字,但文字精练,涉及面广,其要点是“葬乘生气”,即葬于有生机之地,可使葬者安逸,生者富贵;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于是阐述择方位选地形之原则,何处可葬何处不可葬,何处吉何处凶等等。该书首提“风水”,而且沿用至今。但卜葬地之法,约始于汉代,经历代发展而成术数中重要之一种。先人葬地与后人吉凶祸福本无关,而《葬书》中“本骸得气,遗体受荫”之说,《四库全书总目》也评其“使后世惑于祸福,或稽留而不葬,或迁徙而不恒,已深为通儒所辟”。该书版本也很多,常见的有《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等,而《地理大全》本,《津逮秘书》本等,称《葬经》(郭璞撰。另有署名青乌子《葬经》者为另种书)。

猜你喜欢

  • 政学录

    五卷。清郑端撰。郑端,字司直,直隶枣强(今属河北)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江南巡抚。本书仿吕坤《明职》体例、内容而作。主要记述清代中央及地方各级机构的职掌、法规,以备各级官员参考采用。所列

  • 孝经合解

    二卷。清陈治安编辑。陈治安字道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曾官河南襄城县知县。是书首有治安自序,又有丛说七条,并举阐发经义者周敦颐、程颐、程颢、张栻、朱熹、司马光、陆九渊、刘翚、范祖禹、王祎、曹端、薛瑄

  • 鶡冠子

    三卷。作者不详。据《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说《鶡冠子》一书内容广博,思想宏富。在《天则篇》、《王铁篇》中,阐述的是黄老思想;在《学问篇》、《度万篇》中,说得是道、法两家之见;在《赵武灵王》、《世兵》等篇

  • 淮郡文献志

    二十六卷。补遗一卷。明潘埙(生卒不详)撰。潘埙,字伯和,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性刚直不阿,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著有《楮记室》等。《淮群文献志》收录淮郡诸多文献,书

  • 周易摘抄

    五卷。清顾昺撰。顾昺号虚庄,南江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此编是他的三个经解之一,都是节录御纂《周易折中》内所收集的诸儒之说,参以李光地的《周易观彖通论》,所以叫“摘抄”。间附顾昺自己的意见,也几

  • 伤寒直格方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伤寒直格方》三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金刘完素(详见《素问玄机原病式》)撰,伤寒类著作。《伤寒直格方》又名《伤寒直格》、《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元葛雍编。雍字仲穆,号华盖山樵,临川(今属江西)

  • 岛夷志略

    二卷。元汪大渊撰。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他“当冠年尝两附舶东、西洋,所遇辄采录其山川风土物产之诡异,居室饮食衣服之好尚,与夫贸易赉用之所宜,非其亲见不书,则信乎其可征也”。(张翥《〈岛夷志略〉序》)

  • 新吾吕先生集

    二十一种,五十五卷。明吕坤(详见《四礼疑》)撰。新吾为吕坤之号。吕坤著述颇多,《四库全书》著录有《明职》等,《四库全书总目》收其著录及存目书九种。《新吾吕先生集》二十一种为《去伪斋文集》十卷、《呻吟语

  • 孝经汇纂

    不分卷。清孙念劬编纂。孙念劬字述甫,江苏昆陵(今昆山)人。是书首有自序,其次为凡例,再次引用书目。全书分为卷首、正编、附录三部分。卷首为孝经源流,孝经标旨,历代表章;正编为孝经注说,经注补遗,孔子曾子

  • 观古阁丛稿

    三编五卷。清鲍康撰。鲍康,详见《续泉汇》条。书首有同治十二年(1873)自序。上卷为文稿,多为泉币书后序跋之作,间有一二不属于钱币的题记,后附刊所为文二篇。下卷为诗,皆题咏泉币之作,后附刊所题诗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