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词选

词选

二卷。清张惠言(1761-1802)、张琦(1764-1833)选。张惠言原名一鸣,字皋文,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少时习经学,十四岁即为童子师。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官,改翰林院编修。张琦,初名翊,字翰风,号宛邻,张惠言弟。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历知章丘、馆谷等县。张惠言是嘉庆以后流行的常州词派的创始人,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论词主张。他认为词非小道,上承风、骚,竭力提高词的文体地位,强调词作应富有内容,“意内而言外”,要体现“比兴寄托”,“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他提倡“低回要眇”的词风,对转变词坛风气有着积极影响。其词评勇于立论,但疏于考史,好言词中有政治寄托,却又每每失之穿凿附会。其词作能实践其论词主张,陈廷焯称其词“全自风骚变出”(《白雨斋词话》)。张琦工于诗词古文,尤精舆地之学,与其兄惠言齐名。著有《宛邻诗文集》、《战国策释地》等。本编选录唐宋之词。唐三家二十首,五代八家二十六首、宋三十三家七十首,共词四十四家,一百一十六首。后有附录一卷,为张惠言弟子歙人郑善长录张氏友人并张氏兄弟词九家,门人词三家,共十二家六十三首。行世之后,读者病其选择太严,名篇秀句,尚有遗落。于是张惠言外孙董毅又续选唐词四家九首、五代词六家十三首、两宋词四十二家一百首,编为《续词选》二卷,道光十年(1830)七月,张琦序而刊之。《词选》问世,谭献认为“倚声之学,由二张而始尊。”陈廷焯认为:“张氏《词选》,可称精当。识见之超,有过于竹垞十倍。古今选本,以此为最。但唐、五代、两宋词,仅取百十六首,未免太隘。”本书问世后,首持异议者为潘得舆。其《叶生书略》曰:“张氏《词选》,抗志希古,标高揭己,宏音雅调,多被排摈。五代北宋,有自昔传,非徒只句之警者,张氏亦多恝然置之。窃谓词滥觞于唐,畅于五代,而意格之闳深曲挚,则莫盛于北宋。词之有北宋,犹诗之有盛唐,至南宋则稍衰。不知唐五代为令曲,北宋则为慢词,迹变而神不变也。神之不存,迹将何属。若喻以盛唐之诗,则杜甫称李白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明其源于六朝。但言北宋而不知温韦,犹之言盛唐诗而不追踪于汉魏六朝,皆志本逐末之言,未可为典要。”总而论之,张氏矫枉过正,选择太苛,诚所不免。但虽未尽合,然诗无达诂,词亦宜然。见仁见智各有会心,未可是彼而非此。附录诸家,虽竹眠一阕,见讥于廷焯,然大体皆纯正。此书又名《茗柯词选》(张惠言词集名《茗柯词》),《宛邻书屋词选》。(张琦号苑邻,有《宛邻文集》)。通行本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世界书局铅印本,1957年中华书局聚珍本等。

猜你喜欢

  • 圣武亲征录

    一卷。又题《皇元圣武亲征录》。著者不详。记元太祖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两朝史事,成书于元世祖时期。元朝太祖、太宗《实录》多取材于此。有些记事为《元史》、《元朝秘史》所无,可补其阙,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春秋属辞

    十五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撰。至正十七年,赵汸完成《春秋集传》初稿,因《礼记》“比事属辞,《春秋》之教也”之语,悟《春秋》之义在于比事属辞,又重新推究孔子笔削之旨,著为此书。赵汸《东山集》有《

  • 胪传纪事

    一卷。清缪彤撰。缪彤,字歌起,吴县人。康熙进士,殿试第一,官侍讲。后归家不予时事,立三畏书院、刊《曹月川家规》、《蔡虚齐密箴》,并有《双泉堂集》。是书专纪殿试以后各典礼情况。康熙六年三月乙亥,赐缪彤等

  • 福寿全书

    无卷数。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内容均为录前贤格言遗事,自惜福至好还,共分二十类,多以因果报应为说。盖其意在惩恶劝善。但其征引糅杂,遂使其近于小说家言。

  • 满江红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 礼记新义疏

    一卷。贺玚(?-510)撰。马国翰(详见《古文尚书音》条)辑。玚字德琏,会稽山阴(今浙江)人,梁著名的经学家。官步兵校尉,领五经博士,广授门徒,高足辈出,《梁书·儒林》有传。《隋书·经籍志》有《礼记新

  • 本朝王公封号

    一卷。奕赓撰。奕赓,见《谥法续考》条。是书专记有清一代宗室外藩、异姓王公贝勒封号以及侯伯嘉名。从开国至道光,上溯肇、兴、景、显四祖,然后追尊泽、庆、昌、福四王号,再记世、高、仁、宣四宗和继统以前曾封和

  • 岭南遗书

    六集,五十九种,三百四十三卷。清伍崇曜编,谭莹校辑。二人生平详见《奥雅堂丛书》。是编所收,皆岭南先贤著述,分六集,总五十九种,计汉代二种,晋代一种,唐代一种,宋代三种,明代十七种,清代三十五种。其中以

  • 仪礼私笺

    八卷。清郑珍(1806-1864)撰。珍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县(今贵州省遵义市)人。道光举人。曾任荔波县训导。同治二年(1863),大学士祁寯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分发江苏补用,次年卒。治经学、小

  • 神农本草经 赞月令七十二候赞

    《神农本草经赞》三卷,《月令七十二候赞》一卷。清叶志诜(生卒年不详)撰。叶志诜字东卿,湖北汉阳人。官至兵部郎中。博学好古,为金石专家,收藏颇丰。其子名琛,官至两广总督。叶氏重视养生、针灸之术。著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