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集传名物钞

诗集传名物钞

八卷。元许谦撰。许谦(1270-1337)字益之,自号白云山人,金华(今浙江金华县)人,祖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市)。延竑中居东阳八华山讲讲学,从者甚众。师王鲁斋,为朱熹四传弟子。卒谥文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谦虽受学于王柏,而醇正则远过其师,研究诸经亦多明古义,故是书所考名物音训颇有根据,足以补《集传》之阙遗。”许氏以朱子《诗集传》犹有未备者,因旁搜博采,以成是书。中多引鲁斋及金仁山之说,附以己见,颇有精义微旨。有《金华丛书》本、《通志堂经解》本,均内附诗谱

八卷。元许谦(生卒年不详)撰。许谦字益之,号白云先生,金华(今属浙江)人。幼孤力学,受业于元代名儒金履祥,为宋王柏再传弟子。终身不仕,晚年至诚讲学,从游者达千人之多。著述除《诗集传名物钞》外,还有《读书丛书》、《白云集》等。许氏鉴于朱熹《诗集传》重视文意的阐释而疏略于名物典故,于是写下《诗集传名物钞》一书。其体例一诗一释,先列诗名,下注诗旨,若不同于《诗序》,以“异”标出。阐释分“经”“传”两层,“经”阐释诗旨与义理;“传”阐释名物、典故、地理、音韵等。该书成就有三:一,对《诗经》中众多的名物,在总结前人注疏的基础上,以丰富的知识进行考订,训释。阐述其命名、变迁以及在诗中的作用,许多名物的训释可构成一段小史。对进一步理解《诗经》,对历史学、博物学都有重要的价值。二,该书虽以“名物钞”命名,但也重视诗旨与艺术的训释,有许多可取之处,如《秦风·无衣》旧说为讽刺诗,许氏则认为“秦人乐攻战”,该说更为合理。三,在研究方法上既承受师法又不拘守师法。许氏是王柏的再传弟子,书中承袭着王柏的许多成果,但对王柏删掉国风三十二篇的作法并不遵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之:“盖渊源接受,各尊所闻。然书中实多采陆德明《释文》及孔颖达《正义》,亦未尝株守一家,名之曰钞,盖以此云。”不足之处是道学气太浓,甚至用“三纲五常”去阐释周代的人伦关系。对“二南”篇目的更动,卷末所附的《诗谱》,对诗篇年代的考订,均缺乏充分根据,表现研究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康熙本、同治本),《金华丛书》本(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墨子注

    三卷。清王闿运(1833-1916)撰。闿运字纫秋,号湘绮,湖南湘谭人。曾著有《尚书笺》、《周易注》等著作。是编校《墨子》,是其弟子萧鹤祥校刊而成。鹤祥在跋中介绍他参校原钞,“亲闻师说”。叙述其例说:

  • 夏忠靖遗事

    一卷。明夏崇文撰。夏崇文字廷章,湘阴(今属湖南人),生卒不详。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乃明臣夏原吉之孙。夏原吉,字惟哲,历洪武至宣德(1368-1435)五世,累官至户部尚书

  • 医门棒喝 伤寒论本旨

    见《医门棒喝初编二编伤寒论本旨》。

  • 张太初集

    八卷。明张汝元撰。张汝元字太初,安徽江宁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诸生。以诗受知于学使陈文烛,文烛为序而刊。人称其“七言短歌,间有作意,而陶冶未精。他体则更有减色。”文烛序中多引二谢以下诗人拟之,有奖成后

  • 汉纪

    三十卷。东汉末荀悦(148-209)撰。悦字仲豫,东汉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任黄门侍郎,迁秘书监、侍中。作《申鉴》五篇,撰史书《汉纪》,另著有《崇德》、《正论》等文章数十篇。汉献帝因班固《汉书》内

  • 童子问

    三卷。宋欧阳修撰。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丧父,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谥文忠。

  • 答问

    一卷。明释德清撰。《答问》一卷主要就佛学中的诸问题,自问自答,以阐发其自身见解。书中所列问题,一般均为当时学法之人感到迷惑不解的问题,故对当时法界学人有一定的破迷执法作用。现见载版本有明万历丁亥刊本。

  • 周易生生真传

    一卷。明喻国人撰。此编说先儒解易为变易,为交易,总不如《系辞》“生生之谓易”五字那么准确。又说伏羲则河九洛六,始画八卦,以木德王。木主仁,仁为生生的真种子,故《易》当为生生。对每卦六爻,皆推演五行相生

  • 汲古丛语

    一卷。明陆树声(1509-1605)撰。陆树声,字与吉,号平泉,又号适园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人。初冒林姓,及贵乃复陆姓,家世业农。陆树声小力田,暇即读书,举嘉靖二十年(1541)会试第一。历任太常

  • 三传三礼字疑

    六卷。附《春秋大全字疑》一卷,《礼记大全字疑》一卷,清吴浩(详见《十三经义疑》)撰。此书因十三经注疏而作。明王鏊《震泽长语》称其时惟汀州版存,而汀州版亦不易见,所流传的只有万历中北监版及毛晋汲古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