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假借例举

说文假借例举

一卷。清侯康(生卒年不详)撰。侯康原名廷楷,字君模,广东番禺人。道光举人,著作尚有《后汉书补注续》、《三国志补注》、《春秋古经说》、《穀梁疏证》等。是编专论六书之假借,谓假借制字之时已有,非用字之时始有。其说曰:“《说文》之言假借,曰‘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必明乎其说,而后可以得假借之本,舍是而言假借抑末耳。何谓本?制字之假借,是本无其字而依托一声或事以当之,以一字为二字者也。用字之假借,是既有此字,复有彼字,意义略同,因而通假,合二字为一字者也。以一字为二字者,其故由于字少;合二字为一字者,其故反由于字多。故曰相似而实不同也。用字之假借无穷,制字之假借有定,而制字假借有时混入于用字假借之中而不觉。盖假借之例,有初时用此字假借,而后遂制正字者。其不复制正字之假借,后人易明;若始为假借,而后遂制正字者,则迄今二字并行已久,无以辨其孰先孰后,则无以定其为制字之假借而非用字之假借矣。”编中更就《说文》诸字,别其某某为制字之假借者,某某为非本无其字特通用者,某某为制字之假借混入于用字假借而不觉者,一一列举,疏通证明。另外辨明假借不同引申,而假借中实有引申一例,发挥透辟,层层俱到。惟侯氏谓用字之假借“合二字为一字”欠妥,其通用者往往多至若干字,不以二字为限。

猜你喜欢

  • 圣学逢源录

    十八卷。清金维嘉(生卒年不详)撰。维嘉号潜川,休宁(今属安徽省)人。《圣学逢源录》系其讲学之语。“逢源”即探寻起源,全书分十八类,每卷为一类,卷首拟立六字标题,并分别标注深造篇第几字。是书全为维嘉讲学

  • 宝贤堂集古法帖

    十二卷。明朱奇源(生卒年不详)辑。朱奇源晋(今山西一带)人。为明代著名三藩之一-晋藩之主,世代工书,颇好名帖法迹,辑有此帖,刊成于弘治九年(1497)。该帖共十二卷,其中九卷皆取材于《秘阁帖》及《绛帖

  • 淑艾录

    十四卷。清代祝洤(1702-1759)撰。祝洤字人斋,原名游龙,海宁(今浙江海宁)人。此书根据张履祥《备忘录》删改而成,并仿朱熹《近思录》体例,分十四类,三百九十五条。全书极力宣扬程朱一派学说,激烈抨

  • 国变难臣抄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之变。凡分目为七:一死难姓名,二刑辱姓名,三囚辱姓名,四潜身姓名,五叛逆奸臣姓名,六受官职姓名,七诛戮姓名。书中内容与陈邦策《国变录》大致相同

  • 蔡氏九贤全书

    九卷。明蔡佺编。蔡佺系宋代蔡元定十五世孙。生平事迹均不详。此集上自元定之父蔡发、下及元定之子渊沆、沈,孙模、格、杭、权共九人。各载其遗诗,而略纪其生平梗慨。只有蔡发一卷,所载皆形象之言,与诗集相左。前

  • 戒庵老人漫笔

    见《戒庵漫笔》。

  • 程氏说文广义

    十二卷。清程德洽(1712-1750)撰。德洽字学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此书署名虽与王夫之《说文广义》同,但其体例则有所不同。卷第因宋李焘《说文五音韵谱》,以始东终甲为次,非许书始一终亥之旧,与王

  • 大学意读

    一卷。中庸意读 一卷。清萧光浩撰。书首有戴联奎、达林二序及光浩自序,次凡例,次《大学》、《中庸》源流。而《大学》卷中,有大学源流、大学文法;《中庸》卷中,有中庸源流,中庸文法。所述源流颇详晰,而注重者

  • 四书億

    二卷。清李仲昭撰。仲昭字天隐,浙江仙居(今浙江仙居)人。是书首有自序,分上下卷,上卷《论语》,下卷《大学》、《中庸》、《孟子》。以“億”为名,仿前人“老子億”,大旨好创新解,而说《论语》最详,所说大都

  • 北郊配位议

    一卷。清毛奇龄(见《仲氏易》)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太常寺卿徐元珙上奏说,当时流行的祀典,已将北郊改为北向,而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之祖的配位,仍然首东次西,与南郊相同,有改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