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四书丛说

读四书丛说

① 四卷。元许谦(1269-1337)撰。许谦字益之,自号白云山人,人称白云先生,元代理学家,浙江金华人。受业于金履祥之门,尽得其学精华,曾讲学于东阳(今属浙江),从者千余人。《提要》著录该书计《大学》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二卷,《中庸》缺其半,《论语》全缺,乃残本。另有足本八卷传世。许谦以为学以圣人为准,圣人之学备于四书,四书之学备于朱子,以是著书补《四书章句集注》所未备,考证名物,阐发义理,立论平实。该书传本较多,足本有:影抄元刻本(北图),元至正七年(1347)刻本(北京馆、上海馆),明弘治十二年(1499)刻本(上海馆),明抄本(浙江馆),皆为八卷本,计《大学》一卷、《中庸》二卷、《论语》三卷、《孟子》二卷。清胡凤丹《金华丛书》本、民国间《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本也是八卷。残本有元刻本五卷,计《大学》一卷、《中庸》二卷、《孟子》二卷,存于北图。② 八卷。元许衡(1209-1281)撰。许衡字仲平,号鲁斋,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元教育家、理学家,著有《大学直解》、《中庸直解》等。此书已收入《四库》。据提要只有许谦《读四书丛说》四卷,其中《大学》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二卷,《中庸》缺半,《论语》全缺。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有《论语丛说》三卷,又能《读中庸丛说》二卷,则从吴中藏书家得见元板《中庸丛说足本》二卷。合之遂成完璧。此本为嘉庆间何元锡所刊。元锡字梦华,浙江钱塘人,家多藏书,精鉴别。是本前有阮元作《何氏丛书序》。又有阮元作《何氏访书图题辞》,卷首有吴师道原序,首称谦师从金仁山,仁山师从王鲁齐,从登何北山之门,北山学于黄勉齐,而得朱子之传。称《丛说》对《章句集注》,化深奥为浅白,化简约为明畅,提要通异,划图以形其妙,析段以显其义。训诂名物之缺考证补而未备的,兼详著述。又称许谦未殁时,西州人有得其书而欲刊之,其闻便使人止之,且恐记录有差,自取以视,因得遂为善本。该书有嘉庆间何元锡刊本。

猜你喜欢

  • 金乡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沈渊修,孙中翘、李铣等纂。沈渊,山阴人,岁贡,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金乡县知县。考金乡县志创修于明。康熙十二年(1673)邑令付廷俊再修。沈渊任县令后,以邑志又已四十余年未修,因

  • 来恩草堂

    十六卷。明姚舜牧(1543-1622?)撰。姚舜牧,字虞佐,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官历新兴、广昌知县。其体恤百姓,官品颇佳。著有《五经四书疑问》,此集为舜牧所自定。其子祚端梓

  • 春秋左氏古义

    六卷。清臧寿恭(1788-1864)撰。寿恭字眉卿,初名曜,字伯辰,长兴(今浙江长兴)人。嘉庆丁卯(1807)举人。嗜好汉儒经学,喜欢《左氏春秋》。他认为其他各经的旧注,后人辑录已备,而《春秋》贾逵、

  • 御解道德真经

    四卷。宋徽宗赵佶(1082-1135)撰。赵佶崇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他对《老子》极为推崇,认为“其辞简,其旨深,学者当默而深造之”。认为《老子》一书是周末道降德衰时,老子为明道德之常而

  • 友柏堂遗诗选

    二卷。清冯协一(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冯协一字躬暨,山东益都人,生卒年均不详。大学士冯溥第三子,以溥荫官至台湾府知府。协一工诗,死后其子冯厚检收遗稿,求正于姻亲赵执信,赵执信托眼睛有病,命门人常熟

  • 周礼摘笺

    五卷。清李调元(1734-?)撰。调元另有《易古文》,已著录。李氏认为《周礼》乃“古周官底簿”,其自序称,曾作《周礼笺》,“复以其余,摘取注中经文互异之字而笺之”,而成此书。李氏又说,过去人们对《周礼

  • 观古堂书目

    十五种,四十六卷。叶德辉(已著录)编。所收书为《宋绍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二卷(叶德辉考订)、明周弘祖《古今书刻》二卷、明梅鷟《南雍志经籍考》二卷、明高儒《百川书志》二十卷、明朱睦《万卷堂书目》四

  • 逆降义

    一卷。南朝宋颜延之(384-456)撰,清马国翰辑。颜延之,字延年,琅玡(今山东临沂)人。少孤贫、好读书,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齐名。宋初为太子舍人,历始安、永嘉二郡太守、秘书监、光禄勋太常,孝

  • 丹岩集

    十卷。明黄云(约1497前后在世)撰。黄云字应龙,别号丹岩,昆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均不详)。家贫好学,弘治中以岁贡授瑞州训导。著有《丹岩集》。本集共十卷。诗四卷、文六卷。为其门人巡按御史高安、朱宝

  • 文选理学权舆补

    一卷。清孙志祖(1737-1801)编撰。孙志祖编撰此书目的是“欲广汪师韩之书,以示世之为选学者”(《自序》)。其体例:首列篇名,次列出选文之内容、章句等有疑义及衍误、讹脱之处,参核前人的评论,间有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