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弘明集》。
五卷。清帅仍祖(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帅仍祖,奉新(今江西奉新县)人,字宗道,号介亭山人。十岁能诗,以才华自负。成年,科举颇不顺,后弃科举,闭门读书。性孤介,通晓医理。本集是仍祖自己编定,收录康熙
二卷。马其昶(1855-1930)撰。马其昶,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清末民初著名古文作家、学者,被誉为桐城派“殿军。”数应乡试,不获举。三十岁以后,专治群经,兼及子史,数十年如一日。光绪末就
二卷。明杨德周(约1627年前后在世)撰。杨德周,字齐庄,鄞县(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官历古田、高唐知县。著有《淡圃芋记》。此集为其崇祯中为福建古田知县入觐京师,往返记
十卷。见《刘子》。
四卷。附《散体文》一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字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学识渊博,对史学功
八卷,补遗一卷。清成连增编。成连增,山西文水县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文水县等学堂教习。《文水县乡土志》本为初等小学课本而作,撰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当时村塾索观者,展转传写,讹谬滋多。宣
一卷。南朝齐刘珪(434-489)撰。清马国翰辑。刘珪字子珪,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人。《南史》、《南齐书》有传。刘珪性至孝,博通《五经》,时人推为大儒。齐高帝萧道成即位,数召刘珪入内,而刘珪非有征从
二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清人避玄字讳,故《玄学正宗》又作《元学正宗》。据《道藏》本《易外别传》一书后俞琰之子仲温跋文所述,《易外别传》原附《周易集说》之后,因刊《阴符经解》,将《周易集说》
不分卷。清杨钟泰撰。杨钟泰字硕葊,山东招远人,嘉庆六年举人,官至大挑知县。本书专门解释《今文尚书》二十八篇。程题雁为之作序,程题雁在序中称杨钟泰是真正能够表露圣人心迹的人,此书汇集了众说的精粹。伏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