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释说文读若例

释说文读若例

①一卷。清金谷元(生卒年不详)撰。谷元字莲溪,江苏盐城人。光绪十一年优贡生,官四川知县。是书专释《说文》“读若”之例,谓其大要有三:一曰取本音以正俗读,如“肉”部“”下云:“省声,读若水之。”二曰取转音以存师读,如:“蝓,从虫,声,读若戾。”三曰取音义之同以明古今之通借,如:“,读若昆。”此三者虽未能尽《说文》“读若”之例,然循以求,则古今声音通假之例可明,《说文》方可贯通。是书有金氏家刊本。②一卷。清陶有铭(其生平未详)撰。实乃朱孔彰(生卒年不详)代作。孔彰字仲我,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朱骏声之子。光绪举人。精于小学,著有《说文粹》。《说文》“读若”之字,有六百多条,清儒张行孚、洪颐煊、金谷元皆有论著,讨论颇为详尽。是编专就音转立说。大意谓《说文》“读若”之字,一音之字居十之八九,二音之字居十之一二,三音之字间或出现。《说文》既有形声,之所以复著“读若”,是因为古今多转音。云“从某某声”者,系古来造字之声;云“读若某”者,系今人认字之音。兹观其例:一音之字,有从本字之声者,如“瑂,读若眉”;有从同得之声者,如“逝,读若誓”;有从未省之声者,如“,从翩省声,读若翩”;有古音可互证者,如“亼,读若集”;有古文可互证者,如“剏,读若创”;有俗书可借证者,如“遞,读若池”。二音之字,有区别二字以证音者,如“珛,读若畜牧之畜”;有引经传以正音者,如“,读若《诗》曰‘瓜瓞’”;有引经即以本字正本音者,如“是,读若《春秋传》曰‘辵阶而走”;有引《方言》证音者,如“,读若楚人言恚人”。三音之字,如“丨,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囱,引而下行读若退。”要之“读若”之字,有音兼义者,有音变而义不变者,有音变而义随便者。专就音韵以释“读若”,从而有补于诸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 礼经补证凡例

    不分卷。附容经类纂凡例,无卷数。廖平(1852-1932)撰。廖平字季平,晚号六译,四川井研(今四川省井研县)人。清光绪进士。历任龙安、绥安府学教授,尊经书院襄校等职。曾师事王闿运。专治今文,其学凡六

  • 拾遗录

    一卷。明胡(详见《家规辑要》条)撰。此为杂考训诂之书。共分六类,一论语,二孝经,三孟子,四小学,五经说,六俪考。援引采辑,颇有根据。如其小学类中,据参同契证急就篇之老复丁。据诅楚文在秦惠文王二十六年,

  • 周易观象

    四册。清蒋绍宗撰。绍宗字湜庐,吉林长白县人,嘉庆举人,官至湖南石门、沪溪、浏阳等县知县。此书系其官湘潭时所著,不分卷数。书前有河图、洛书、小横图、大横图、先天图、圆方之图、后天图。分上下经、上下系、说

  • 台湾外纪

    三十卷。江日升撰。江日升,九闽珠浦人。该书记郑芝龙、郑成功开发台湾始末,始于明天启元年,迄于清康熙二十二年郑克塽降。每卷都有两句七字标题,乃章回小说回目,唯末一卷仅“施将军议留台湾”一句。崇祯甲申以前

  • 角上明人尺牍

    二卷。清黄定兰辑。此帖收明代二十六人尺牍,为丰白庵、屠简、张东沙、丰南禺、屠行虚、沈佳则、俞文曦、李之文、陈后冈、范东明、汪长文、沈文恭、叶乡朗、杨梦亭、闻隐麟、沈云冲、柴以观、沈鸿泰、庄天目、李金峨

  • 东极篇

    不分卷。明文翔凤(约1625年前后在世)撰。文翔凤,字天瑞,号太青,广东三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历莱阳令,终太仆寺少卿。著有《太微经》等。是集皆其官山东莱阳(今烟台)令时所

  • 观槿稿

    四卷。明吴敏道撰。敏道,字日南,别号南华,又号射阳畸人。宝应(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年(1575)充贡生。敏道少承祖泽,喜藏图籍,素性恬淡,不履公侯之门。又乐道奉母,数十年如一日。以布衣终。

  • 见闻录

    八卷。明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终身隐居、杜门著述,辞官不荐。诗书画文皆通、名重一时。著述宏当,有《建文史》等三十余种。《见闻录》

  • 春秋三传异文核

    一卷。清朱骏声(详见《仪礼经注一隅》)撰。《春秋》三传传写各有师承,汉隶至唐又多变迁,故异文颇多。许慎《说文解字》去古未远,但所引经语与今本不合之处很多。骏声精于形声训诂,对三传中的异文进行考证,特别

  • 杨宫保中外勤劳录

    一卷。清杨芳(1770-1846)述。杨芳字诚斋,贵州松桃人。少投身行伍充当文书,被杨遇春荐为把总,官至湖南提督。此录所述为杨遇春战绩,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遇春入伍,记至道光元年(18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