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续千字文

重续千字文

二卷。宋葛刚正(生卒年不详)撰。刚正字德卿,自号水云清隐,江阴(今属江苏)人,丞相葛邲之从孙。此书《宋史·艺文志》等宋元以来官私书目均未著录。其自序云:“余曩侍先君宦游通州时,四明潘侯伯恭以其先大夫昌年所书梁韵《千字文》手泽真迹出示,精神态度,势若飞动。余尝作摹本,潘侯谓逼真特甚,孺子可教,乃尽诲之以用笔之法。临池积习,阅二十余载,自谓可以远绍前修,因思以广其传。近得朝散侍其公(即侍其良器)《续千字文》,旨意微奥,文义该洽,卓乎弗可及矣。余不自揣,因缀辑謏闻而三之,悉书以古篆,仍加之诂注,义有未通,则阙疑以俟博识焉。”由此可知,葛氏不仅继侍其良器之后,再续《千字文》而三之,并且书之以篆,加之以注。全书一仍原有体制,为四言韵语,例以不用复字。较之周氏侍其二书,文径尤纤仄,而联缀皆有典可核,自谓“俱诠诂注,俾诲髫幼,能发童之蒙”。是书尚有明毛扆汲古阁影宋抄本,大题标篆书“重续千字文”五字,复以此文字之真书释之,次篆书“水云清隐丹阳葛刚正撰并篆注”,复以此十三字之真书释之。正文部分,每句为一行,上书篆文四字,下以真书四字释之,再下为注文。其真书体兼欧柳,字法劲秀,而篆书玉筋文,整齐劲挺。显然是当时工书者所影摹,出手不凡。收藏有洞庭席鉴玉照,道州何绍基子贞,湘潭叶启勋定侯等印,流传三百年之久,毫无破损。是书还有咸丰中聊城杨以增所刊《海源阁丛书》本,合二卷为一卷,改篆书为真书,改“重续”为“三续”,并佚自序,已失葛氏之旧。光绪二十三年武进盛宣怀又将此海渊阁本《三续千字文》辑入《常州先哲遗书》中。

猜你喜欢

  • 师郑堂读经札记

    一卷。孙雄撰。共四十五篇。除《皇父考》、《释义民》两篇与刊本重复,其余四十三篇都是刊本所未收的。书称札记,主要是训诂考证。如《尚书》“名义”条,谓“尚书”见《墨子·明鬼篇》,由此可见“尚书”不是西汉伏

  • 瞻园词

    二卷。续一卷。张仲炘撰。张仲炘,字慕京,号次珊,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张凯嵩之子。生卒年不详。光绪三年(187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转任御史、给事中等职。他虽曾参加过北京强学会,但对戊戌变法持反对态

  • 南石和尚语录

    四卷。明代释文琇(生卒年不详)撰。文琇,俗姓李,字南石,昆山人。《南石和尚语录》为文琇所作佛教语录体史书。文琇出家后,先于绍隆庵参佛法。洪武年间为虎丘藏主,借此方便条件,研习佛书更为刻苦。他博览藏书,

  • 四书说注卮词

    十卷。清胡在用撰。在用乃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至湖北松滋县知县。该书名为“说注”,本是四书讲章,但于四书义理亦有所发挥。

  • 汝南遗事

    二卷。明李本固(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明神宗时有两个李本固。其中一个为临清人,万历壬辰进士。本书作者李本固,字叔茂,汝宁(今河南汝南)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大理寺卿,以言事罢归。李本固罢归后,郡守

  • 尚书略说注

    一卷。无作者姓名,清袁钧辑。《尚书略说》一卷,诸本多附之于《尚书大传》之后,并未单独列为一书,而袁钧则把它单独列出为一书,所征引的各条也都注明出处,间或附有考证,条下也有袁尧年所加之案语,与陈寿祺本完

  • 春秋疑义录

    二卷。清刘士毅撰。士毅,枣强(今河北枣强)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该书作于清雍正辛亥(1731),成于乾隆乙丑(1745)。自序说,孔子据国史而作《春秋》,书中哪些是国史旧文,哪些是孔子的新例,只有

  • 续吴先贤赞

    十五卷。明刘凤(生卒不详)撰。刘凤,字子威,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佥事。《续吴先贤赞》收明代吴地先贤,各为之作论赞。六卷以前不分门类,序中称“节义”以

  • 满汉合璧通鉴总论

    一卷,汉本由元潘荣撰,满本由清阿什坛翻译。潘荣字伯诚,婺源桃溪(今属湖南省)人。隐居不仕,但此人博学,通诸经,尤长于史,学者称节斋先生,尝集苏句一百篇,著《通鉴总论》。阿什坛也写作阿什坦,国子监题名碑

  • 地学举要

    一卷。英国慕维廉(1822-1900)译。慕维廉,英国伦敦会教士。1846年来华,在上海传教。著有《大英国志》、《中国与福音》等书,还译有《地理全志》等书。《地学举要》一卷共分子目十二条,其内容为: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