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丹大要

金丹大要

十卷。元陈致虚(详见《周易参同契分章注》)撰。《金丹大要》,全称《上阳子金丹大要》。金丹二字,其源出于《周易参同契》:“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之语。唐人专以金石炉火炼丹药,道学界称之为“外丹”。宋代丹家讲究调摄而强调内丹,又以《阴符经》、《道德经》、《周易参同契》等为理论基础,并附会内丹诸说。自张伯端提出三教一家之说以后,倡三教归一者更有人在,全真教用力最勤。陈致虚撰《金丹大要》,广论内丹之说,兼述明心见性之佛旨。述金丹之源流,以老子之道为金丹之道。论人的精神,述内炼成丹之理,多引张伯端、白玉蟾等人之说,承继金丹派南宗之所传。力倡三教一致,仙佛同源之说。书中合会三教,援引儒佛。叙及金丹修炼之术,不失魏伯阳《参同契》之旨。后世道徒对此书颇为推重,而清代学者却不以为然。《四库提要》作者认为其牵合老庄佛氏之书,皆指为金丹之说未免附会,并称“学术各有源流,非惟佛道异途,即道家不能概以一轨也”。尽管如此,其书对后世道学实有极大影响,是后世学者研究宋元时期道学的重要参考古籍。清《四库提要》据浙江巡抚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现存明《道藏》(题《上阳子金丹大要》十六卷)本、《道书全集》本、《重刊道藏辑要》(三卷)本、《道言五种》(一卷)本。

猜你喜欢

  • 性理会通

    七十卷,《续编》四十二卷。明钟人杰(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钟人杰字瑞先,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此书成于崇祯七年(1634),即在《性理大全》的基础上,而增加明人的学说。故袁宏道、陈继儒等皆跻于理学儒先

  • 殷礼征文

    一卷。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一号永观,浙江宁海人,近代学者。王国维于哲学、美学、文学、史学、训诂无所不精,实为一代学术宗师。晚年从事金文、甲骨文研究,主张以出

  • 陆氏虞初志

    八卷。明陆氏撰,旧本题《陆氏虞初志》,不著其名,原《虞初志》七卷。按首卷中《续齐谐记》有自跋,称得于外舅都公家,所以人们怀疑此书是都穆之婿陆子元(采)所作。这部书都是抄合诸家小说写成,记叙神异之事为多

  • 联骚

    一卷。清张潮(1650-?)撰。张潮,字山来,一字心斋,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以岁贡官翰林院孔目。有《昭代丛书》、《檀几丛书》、《虞初新志》、《花影词》。版本有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新安张氏霞堂刊

  • 青照堂丛书

    四十三种,八十六卷。清李元春编辑。李元春为清代中晚期人,年里事迹均不详。本丛书汇辑古今著述约八九十种,四部均收,颇有要籍。书序自述编选义例,说专取有用之书,现有其他丛书已载着盖不收录。丛书现存仅四十三

  • 东巡金石录

    八卷。清崔应阶、梁鸿翥同撰。其书为乾隆六次东巡,御制碑文、题咏、勒石专集。首列编目,1-6卷,依十二年(1748)、十六年(1751)、二十一年(1756)、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1762)

  • 仙岩志

    十卷。明李灿箕撰。李灿箕,字叔玉,号九漈,福建仙游人。仙岩在浙江瑞安县崇泰乡,为道书二十六福地。《仙岩志》明刻本,共十卷。卷一,仙岩志略。卷二至卷七,诗。卷八,铭赋。卷九,序记。卷十,行略。兹篇叙仙岩

  • 诚斋易传

    二十卷。杨万里(1127——1216)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历永州零陵丞、太常博士、太子侍读、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宝谟阁学士等职。文章行谊,冠绝当世。亦善长作诗,构思新

  • 斯文正统

    十二卷。清刁包(1603-1669)辑。(详见《易酌》)此集所录均为历代理学诸儒生之文二百一十六篇。据《凡例》称“专以品行为主,若言是人非,虽绝技无取。”似乎取去颇为严正。持理虽正,欲扫诸多流派,尽废

  • 今世说

    八卷。清初王晫(1636一?)撰。王晫初名棐,号木庵,一号丹麓,自号松溪子,浙江杭州人。生好学博览,又喜宾客,犹喜刻书。王晫的著述,始终条贯,斐然成家。著有《逐生集》十二卷,《霞举堂集》三十五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