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阵纪

阵纪

四卷。明何良臣撰。良臣字际明,又字惟圣,浙江余姚人(余姚明清属绍兴府,故《四库提要》又谓之会稽人)。生卒年不详,据此书前后序及跋皆题万历己丑、辛卯年(万历十七、十九年即1589年、1591年),可知其约为嘉靖至万历间人。早年为儒生,“娴于文辞,籍然以诗文名寓内”,著有《乾坤游》等书。后弃文从军,任牙门将。戎马之际著述颇多,除《阵纪》外,尚有《军权》、《利器图考》、《制胜便宜》等四种(黄道月《后序》)。嘉靖间,官至蓟镇游击将军。此书所述皆为练兵之法。一卷曰募选(二篇)、束伍(四篇)、教练(三篇)、致用(二篇)、赏罚(四篇)、节制(三篇)。二卷曰奇正虚实(四篇)、众寡(三篇)、率然(二篇)、技用(十五篇)。三卷曰阵宜(三篇)、战令(五篇)、战机(三篇)。三卷曰摧陷(一篇)、因势(二篇)、车战、骑战、步战(各一篇)、水战(三篇)、火战、夜战、山林泽谷之战、风雨雪雾之战(各一篇)。凡二十三类,共六十六篇。主张建军治军以“选练为先”,“故募贵多,选贵少,多则可致贤愚,少则乃有精锐。”主张治国与治军并举。以威德服人,智谋屈敌。在作战指导上,提出须掌握战机、待机而动,“因敌用变也,因人而异施也,因地而作势也,因情而措形也,因制而立法也”(《因势》)。此外,于兵器使用,阵法布列、兵力配备等等皆有所论述。明代中叶以来,武备废弛,沿海倭患猖獗,北地也时常有警,明军十出九败。鉴于此,故良臣所述切切以选练为先。《四库提要》对此书评价较高,谓明代言兵者,自戚继光诸书外,余皆捃摭陈言、横生鄙论,殊无足道。然良臣身在军中,目睹形势,非凭虚理断,攘袂坐谈者可比。其言在明代兵家中,“犹为切实近理者矣”。《四库提要》所云,洵为的论。此书现存最早刊本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徐元刻本,藏南京图书馆。有多部丛书收入如:《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惜阴轩丛书》本、《长恩书室丛书》甲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新注本有陈秉才《阵纪注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9月版)。

猜你喜欢

  • 奉化县志

    十四卷,末一卷。清钱闻震修,陈文焯纂。钱闻震,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曾任奉化县知县。陈文焯字见三,安州人,廪贡出身。奉化,光绪四年始设县治,向无志乘。此志实为创修。钱闻震宰奉化县后,欲修县志,光绪

  • 海亭集

    四卷。明郑普(约1575年前后在世)撰。郑普,字汝德,号海亭,福建南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云南府知府。是集有文三卷,皆应酬之作。诗一卷,仅二十余首,据王慎中所作墓志称,郑普精于经学。

  • 周易古五子传

    一卷。不著撰者,系汉代作品。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刘向《别录》所校雠《古五子书》,定为十八篇,分六十四卦著之,辰自甲子至壬子凡五子。《汉书·艺文志》亦作十八篇。《隋书·经籍志》不著录,原书早佚。马氏据《

  • 岑襄勤奏稿

    三十卷。清岑毓英(1829~1889)撰。岑毓英,字彦卿,号匡国。广西西林人。官至云贵总督。是书第一卷起同治元年五月谢代理云南布政使恩折,迄七年十二月迤东厘金归并省局片,至第三十卷起是月旧疾稍痊销假视

  • 柴氏四隐集

    三卷。宋柴望及其从弟随亨、元亨、元彪撰。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又号归田。宋理宗嘉熙年间官太学上舍。淳祐六年(1246)元旦,皇帝下诏求直言,柴望因《丙丁龟鉴》奏百忤权臣贾似道,下狱

  • 长短经

    九卷。唐赵蕤(生卒年不详)撰。赵蕤字太宾,梓州盐亭(今四川三台县)人。博学多闻,长于经世。夫妇俱有隐操,淡于仕途,开元中玄宗下诏召见,赵蕤坚辞不赴。《长短经》成于开元四年(716),在自序中称凡六十三

  • 明律

    三十卷。明太祖朱元璋敕撰。明军平定武昌时即议律令,太祖命左丞相李善长为律令总裁官,杨宪、陶安等为议律官,指出法贵简当,使人易晓,革除条绪繁多或一事两端模棱两可、可轻可重,使官吏得以为奸的弊病。并在西楼

  • 文通

    三十一卷。明朱荃宰撰。朱荃宰,字咸一,黄冈(今湖北)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所著有文、诗、乐、词、曲五编,并以通名,见于自序。而《文通》独先刻成。其书取古今文章流别,及诗文格律,一一为之条析。欲仿刘勰

  • 丽澞荟录

    十四卷。清代蒋超伯(生卒年不详)撰。此书是作者摘录书典,以类编目而成的札记。书中内容涉及范围较广,考证经史,介绍一些方言、风俗、掌故等。此书以类编目,其中涉及风俗、掌故之类内容如“卧碑”、“帽顶”、“

  • 止止堂集

    五卷。明戚继光(1528-1587)撰。戚继光,著有《练兵实纪》。据《千顷堂书目》载,戚继光有《止止堂集》,无卷数。又有《横槊稿》三卷、《愚愚稿》一卷。今此本《横槊稿》亦三卷,《愚愚稿》则多一卷,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