霆军纪略
十六卷。清陈昌撰。陈昌生卒年不详,字世五,四川铜梁人,官至知县。清将鲍超字春霆,所部湘军称霆军。陈昌在霆军多年,撰此书以彰其功。书中内容系辑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等人奏疏整理而成,叙事起自道光三十年(1850)鲍超随征广西,迄光绪七年(1881)鲍超任湖南提督,奉命募兵北上,屯戍重镇止。详细记述了鲍超治兵、霆军发展、镇压太平军及捻军的过程,以及“金口溃变”和“上抗索饷”始末,多有溢美之词。有光绪八年(1882)刻本,上海申报聚珍版铅印本,《中国近代史料丛刊》本。
十六卷。清陈昌撰。陈昌生卒年不详,字世五,四川铜梁人,官至知县。清将鲍超字春霆,所部湘军称霆军。陈昌在霆军多年,撰此书以彰其功。书中内容系辑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等人奏疏整理而成,叙事起自道光三十年(1850)鲍超随征广西,迄光绪七年(1881)鲍超任湖南提督,奉命募兵北上,屯戍重镇止。详细记述了鲍超治兵、霆军发展、镇压太平军及捻军的过程,以及“金口溃变”和“上抗索饷”始末,多有溢美之词。有光绪八年(1882)刻本,上海申报聚珍版铅印本,《中国近代史料丛刊》本。
十四种,二十五卷。民国陆明桓辑。陆明桓字简敬,江苏青浦人。陆明桓之先人多有知名人士,而经清末战火,其著作丧失甚多;于是,陆明桓搜集清道光、咸丰以来,其先世伯叔群从著述,编成该族姓类丛书。收书有清陆日曛
三十四卷。清陈廷桂纂修。陈廷桂,字子犀,又字梦湖,邑人,官至府丞。历阳旧志,始于宋程九万,及赵师清补遗,惜皆湮没,不可复见。迄明代,则有朱建安修之于前,黄道昌继之于后,历年既久,旧版亦毁。至清代,于康
五十卷。明卓尔康撰,《四库全书》已著录,内容详参十二卷本。此本为稿本,凡五十卷,内容完备。刘思生称此为原稿,较之十二卷本更为珍贵,故录此以备参考。今存稿本。
二卷。清陈治安编辑。陈治安字道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曾官河南襄城县知县。是书首有治安自序,又有丛说七条,并举阐发经义者周敦颐、程颐、程颢、张栻、朱熹、司马光、陆九渊、刘翚、范祖禹、王祎、曹端、薛瑄
六卷。清张沐(详见《周易疏略》)撰。《书经疏略》一书,从《尚书正义》本将书序分冠诸篇;又据古本把书序合为一篇,列于卷首。其次第则与孔安国传及郑玄所注百篇之序俱互有异同。其经文疏语,大多沿袭蔡沈集传之说
十三卷。明周秦编。续稿为周寀编。周秦与周寀的生卒籍里与事迹均待考。此稿为存稿十卷,续稿三卷。存稿是其先世遗集。凡《石初集》五卷,周霆震撰。《达止集》三卷,周霆震之子周庄撰;《提举集》一卷庄长子周静撰;
四卷。孙锦标撰。锦标字伯龙,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县)人。是编卷首为例言及孙氏共和元年(1912年)自序,次为旧《通州志》所录方言原文。卷一为释天、释时、释地、释水、释火、释宫、释亲、释戚、释妇女、释幼
一名燕间录。二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条)撰。此书为陆深随笔札记之文,共二卷,杂论史事得失,经典异同,也涉及一些当代故实。如:“我朝准周礼建官,以吏、户、礼、兵、刑、工为次第,在庭立班亦然。宋制虽
一卷。清戴震撰。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屯溪)人。因家计贫寒,年轻时曾做过商贩,又教书为业,并就学于江永,深受其影响,奠定了日后学术基础。乾隆二十七年(1762),为避仇家陷害
四卷。明高武(详见《针灸节要》)撰。高氏为确定经络穴位,探索针灸渊源和要旨,参考《内经》、《难经》、《铜人》、《明堂灸法》以及明以前针灸文献十余种,编成此书。凡各书与《内经》、《难经》相同异者,则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