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静海县志

静海县志

①四卷。清阎甲胤修,马方伸纂。阎甲胤,陕西渭南人,贡生,曾任静海县知县。马方伸,顺天密云人,举人,曾任静海县学训导。静海其志创修于明天启天间,其书藏于县库,然顺治初年损于兵乱。康熙十一年(1872)檄令邑郡重修志书,县令阎甲胤因聘马方重新纂辑,于康熙十二年成书。其风俗门记农民商贩之生活习惯十分详尽。赋役门记明清间田赋制度与户口、人数的变化亦条理清楚。然此志体例编排较混乱。如一卷的分野、疆域、墩堡等应与四卷的土产、陵墓等同归于地理。名宦亦应附之于官师。乡贤与人物,庙坛与寺观亦不应分为两门。此志尚有清抄本。②八卷。清郑士蕙纂修。郑士蕙,字柏崔,陕西华州人,道光进士,同治八年(1869)至十二年(1873)任静海县知县。同治十一年(1872)官家檄征各县志乘,郑士蕙则仓促纂辑,同治十二年(1873)刻印。卷首有序、凡例、总图。正文分为九志,依次为地理、建制、灾祥、物产、田赋、官师、人物、选举、艺文。其地理志记大清河、黑龙港及子牙故道等的源流及河道变迁情况甚详。人物志不为生人立传,凡当时邑人之宦于他乡者,其行为不叙,仅书其姓名职衔,亦合史法。灾祥志记咸丰三年至四年期间太平天国军队活动情况过于简略,颇嫌不足。此志实为郑士蕙应差之作,门类不全,内容较乱。其后所修志书,在论及此志时均有严厉批评,认为其“紊乱不堪”,是河北诸县志中质量差的。③十二集。民国白风文等修,高毓浵纂。白风文字翰章,山西安邑人,曾任静海县长。高毓浵,字淞泉,静海县人,光绪进士,清翰林院编修。《静海县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以十二地支为序,分为首部、土地部、人民部、政事部。首部包含目录、檄文、序文、凡例、历修职衔、捐资姓名等。二部为土地部,分为方舆、建置、物产。三部为人民部,分为官师、选举、人物、风俗、文艺。四部为政事部,分为立法、司法、行政。此志叙事,混杂而不足取。如方舆记沿革,忽引明史,忽录旧志,堆积罗列,先后皆不贯穿。人物中乡贤、忠节、贤良、廉洁四传,其人皆系乡宦,而下文复出乡宦与仕绩两门。文武既立一门,而文武门外复立武功传。其武功传记玄默在河南御李自成事,记元展成随鄂尔泰平回域、征苗民事,皆与仕绩中之玄、元二传同。列女自为一门,而孝友传中又列孝女孝妇,颠倒重复,不可究诘。

猜你喜欢

  • 天启宫中词

    一卷。明陈悰(约1624年前后在世)撰。陈悰,字次杜,江苏常熟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待考。此集前有陈悰自序。其诗仿王建宫词,杂咏天启轶事,共一百首。自注亦极详悉,颇足以广异闻。朱彝尊尝录入《明诗综》。

  • 四书遵朱求是录

    三卷。清周镛撰。周镛字仁泰,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曾受业于卢抱经之门。自言是书为抱经所授意。书中颇诋斥毛西河,然其义陈旧、庸俗、肤浅,于朱子之学,毫无发明。书中解“贤贤章”袭秦易堂说;解“不逾矩”云“

  • 醒后集

    五卷,《续集》一卷。附京省次五卷。明卢维祯(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卢维祯,字瑞峰,号水竹居士。福建漳浦人。生卒年不详。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著有《醒后集》。是书为维祯致仕以后所

  • 樗庵先生集

    七卷。明王晔撰。王晔字韬孟。江苏金坛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任江西吉安府推官。选授南京吏部给事中,迁山东武定兵备佥事。此集文五卷,诗及日录各一卷。卷帙与《千顷堂书目》所载同。过庭训

  • 三易洞玑

    十六卷。明黄道周(生平详见《易象正》)撰。书名“三易”,是说伏羲之易、文王之易和孔子之易。“洞玑”者,玑衡本是测天之器,在此是表以《易》测天而毫无差错。所以此书也就是约天文历数而归之于易。第一卷至第三

  • 方斋补庄

    清方正瑗(生卒年不详)撰。正瑗字引除,号方斋,桐城(今属安徽省)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官至陕西潼商道。著有《方斋小言》、《关西讲堂客问》。“补庄”即为补正《庄子》之意。正瑗认为《庄子》一书

  • 湖南财政说明书

    二十四卷。清湖南清理财政局编。首载《详抚院咨送湖南全省财政说明书》文。下为例言及财政丁漕盐务各论说、平量比较表、各属解兑藩粮库款随解各费表,其卷一至卷十为入款,分为田赋类、漕粮类、租课类、盐课税厘类、

  • 小学分节

    二卷。清高熊徵(生卒年不详)撰。熊徵字渭南(今广西省岑溪县)人,顺治十七年(1660)副榜贡生,官至浙江都转盐运使。是书只将朱熹《小学集注》略为随章分解,特使童子读之易于明而已。该书《四库全书总目》有

  • 历代名人年谱

    十卷。清吴荣光(见《筠清馆金文》)撰。该书仿司马迁《史记·年表》之例,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迄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纪元为大一统,割据僭号者附录,月以系时,时以系事。举帝纪之要,荟

  • 何水部集

    一卷。梁何逊(?-约527)撰。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文章与刘孝绰并称,世谓之“何、刘”。范云见其对策,大加称道,因结忘年交。自是一文一咏,云辄嗟尝。沈约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