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韩诗

韩诗

① 不分卷。原未注明撰著者姓名,实为清宋绵初所撰三卷本《瓞园经说》的第二卷。高邮王士濂将其刊入《鹤寿堂丛书》时,不知何故将此卷独列出来,又用该书第一篇篇名来称其全书,造成后人读解困难。宋绵初,事迹见前条。著有《韩诗内传征》、《困知录》和《瓞园经说》。本书大概是宋绵初读诗笔记,它不载经文,有所见解则分条录入,每条加标题,排列次序大致与诗三百篇旧序相同。宋绵初以韩诗为正宗,所以本书开篇即论韩诗授受渊源,对后人不知三家诗为毛诗先河大发感慨。此书与《韩诗内传征》互为补充,互为引证,言必有据,虽有不尽合经旨的,但不失为一家之说。如对《齐风·还》一诗中“子之还兮,及辑我谓我儇兮”,本书称,“释文云:‘还,韩诗作嫙,嫙,好貌。儇,韩诗作婘。婘,好貌’。其韩诗作嫙、作婘,而毛诗作还作儇者,盖诗有异读,声近借字”,并引其他诗及《说文》、《广雅》证明韩诗更古老。对“雨雪瀌瀌,见曰消”一句,引证韩诗说“曰”字应为“聿”字,并引《离骚注》、《尔雅》证明古人曰、聿通用。言之成理。有《鹤寿堂丛书》本。② 一卷。清龙璋辑。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韩诗故》三十六卷,《韩诗内传》四卷,《韩诗外传》六卷,《韩诗说》四十一卷。南宋以后,只有《外传》六卷流传下来,其余诸书皆亡佚。而《外传》在流传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讹误。龙璋根据唐残本《玉篇》及唐代僧人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僧人希麟撰《续义》、韩孝彦撰《四声篇海》等书,辑录而成《韩诗》一卷。而对范家相《三家诗拾遗》、陈乔枞《三家诗遗说》、陈元《三家诗补遗》、丁晏《三家诗补注》、冯登府《三家诗异文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等书,却都不予理会,没有辑录。齐鲁韩三家诗中,“鲁诗”最古,所以诸家辑三家诗,凡有不知其为某家者,都把它归之于“鲁诗”,这就难免有齐韩二家诗羼入“鲁诗”中,而“韩诗”中也肯定会有齐鲁二家诗羼入。抉择不精,此乃诸家之通病。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龙璋没有广集博采,相反,辑录非常审慎。该书虽则篇幅很小,但可谓字字珠玑,一字千金。此书有活字本传世。

猜你喜欢

  • 东方类语

    十六卷。明朱维陛撰。朱维陛,海盐(今属浙江)人,生卒仕履不详。该书主要以类编排了汉代滑稽文学家东方朔的事迹,凡自“列传”、“别传”、“外传”以及《琐语》、《神异经》、《十洲记》等书,该书都采摭进来。全

  • 毛诗名物释

    不分卷。清焦循(详见《诗陆氏疏疏》)撰。此书视其手稿,颇多残缺,初名《毛诗多识》,后又用丹笔改为今名。篇中虽分释为二十,或仅二三页,多不成卷。书末自记有云,辛亥(1791)九月初二日录毕,此书作之八年

  • 尚书大传辑校

    八卷。清陈寿祺撰。陈寿祺曾辑校《尚书大传》四卷,《补遗》一卷,题汉伏胜撰,已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而附之于经解之末,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此《尚书大传》乃张生、欧阳生所述,只不过源出于伏胜罢

  • 顺天府志

    一百三十卷,附录一卷。清万清黎、周家楣修,李鸿章、张之洞、缪荃孙纂。李鸿章详见《畿辅通志》。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晚号抱冰,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进士,授编修,历任翰林院

  • 汉魏丛书

    三十八种,二百五十卷。明程荣编辑。程荣为明代万历年间新安(今浙江淳安县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汉魏丛书》为丛书中的名著,据说辑自明代何镗,然而未见流传,其真实性已不得而知,现传世本为程荣编辑,共

  • 左传补注

    ① 六卷。清惠栋(详见《周易述》)撰。此书是惠栋《九经古义》之一。惠栋认为杜预《春秋左传集解》颇多违误,“因刺取经传,附以先世遗闻,广为补注六卷。用以博异说,祛俗议。宗韦、郑之遗,前修不掩;效乐、刘之

  • 荆溪唱和诗

    一卷。明俞允文(1513-1579)编。俞允文,字仲蔚。初名允执。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中诸生。本书为嘉靖四十年(1561)年间,顾从义、姚昭、董宜阳、冯迁、朱察卿、姚遇、姚遂、沈明臣八人同游荆溪唱

  • 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 瑞安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张德标修,黄征文、王殿金纂。张德标字玉衡,渭南人,荫生出身,嘉庆时任瑞安县知县。黄征文,字平甫,余姚人,瑞安县训导,候选知县。此志为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卷首为图。卷一舆地志,目

  • 快心编

    初集五卷十回、二集五卷十回、三集六卷十二回。题“天花才子编辑”、“四桥居士评点”,作者约为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人,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也有人认为他就是天花藏主人(详见《平山冷燕》),但证据不足。书分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