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韵略汇通

韵略汇通

一卷。明毕拱宸撰。毕氏又名拱辰,字星伯,号湖目,又号天目,明末掖县(今山东掖县)人。万历丙辰(1616年)进士,授朝邑、盐城二县知县。后数迁数贬,官冀宁兵备签事时,起义军兵陷太平,为李自成所杀。追谥烈愍。工诗,通韵学。此书序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乃为“童蒙入门”之便,取兰茂《韵略易通》“分合删补”而成,一名“汇通”,“取水回而复合之义,兹编虽分流别派,疏瀹惟勤,然总合于元韵之渊源者”。与《韵略易通》不同的,是分韵仅十六部,它把原收〔-m〕尾诸韵并入收〔-n〕尾诸韵之中,可以证明明末北方话中〔-m〕尾已经消失。其归并情况是:“廉纤”并入“先全”;“缄咸”一部分入“先全”,一部分入“山寒”;“侵寻”与“真文”合为“真寻”;同时,“端桓”也并入“山寒”。另将“西微”韵中念〔i〕的字归于“居鱼”韵,剩下念〔ei〕的字改为“灰微”韵。十六韵部是:一东洪、二江阳、三真寻、四庚晴、五山寒、六先全、七支辞、八灰微、九居鱼、十呼模、十一皆来、十二萧豪、十三戈何、十四家麻、十五遮蛇、十六幽楼。声母仍沿兰书之旧,分为二十声母。声调方面,保存入声,入声韵配阳声韵,与《韵略易通》相同。平声分为上平、下平,就是《中原音韵》的阴平、阳平。声调分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声。在韵书体例上,两书基本相同,只是为各小韵加注切语,切语据《洪武正韵》而略有出入。毕氏原刊,颇不易得,赵荫棠谓钱玄同曾藏一部,棉纸大字,印工极精,此本不知现藏何处。山东王富揆曾以此书冒《韵略易通》之名石印出版,此本书名虽误,但内容仍为毕氏之旧。

猜你喜欢

  • 陈刚中诗集

    三卷。《附录》一卷。元陈孚(1240-1303)撰。孚字刚中。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历官台州路总管府治中、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集中《观光稿》一卷,为至元中署上察书院山长时作;《交州稿》一卷,为至

  • 陶斋吉金录

    八卷。续录 三卷。清端方编撰。端方(1861-1911),字午桥,满洲镶白旗人。光绪八年举人,官至直隶、两江总督。笃嗜金石书画,海内孤本精拓,宋元明以来的名迹,广为收藏。“丰碑断碣,辇至京邸,庋廊庑几

  • 新校郑志

    三卷,附录一卷。钱东垣(生卒年待考)、钱绎(生卒年待考)、钱侗(1778-1815)校。东垣字既勤,一字亦轩,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清代经学家。嘉庆三年(1799)举人,官浙江松阳县知县,后为上虞知

  • 四书续谈内篇

    二卷。外篇 二卷。清戚学标(详见《四书偶谈内篇》)撰。是书篇分内外,书中多商榷义理,持论较《四书偶谈》更精。如《学而》章,谓“学以为君子而已”。书首有陈中孚序及学标自序,又有校刊及门姓氏数十人。该书有

  • 宝啬堂诗稿

    四卷。清张榕端(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生平详见《河上草》(辞目)。本集是张榕端在内阁学士任上所刊刻的,辑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至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之间所创作的诗歌,集前有任邱庞垲所作

  • 洛阳牡丹记

    一卷。宋欧阳修(详见《诗本义》)撰。《洛阳牡丹记》分为三篇。花品叙第一,主要记叙牡丹花之产地多处,但以洛阳牡丹为天下第一;次论洛阳牡丹第一的原因,一反俗论;后列牡丹名品姚黄以下二十四种。花释名第二,先

  • 读经琐记

    不分卷。近人易顺鼎(详见《经义莛撞》)撰。此书附刊于所著《经义莛撞》后,其价值似不如之。其中偶杂前人已论之言。如引张孝达之说,谓《尚书》“率循大卞”,即“大变”,“循”与“顺”通,“循大卞”犹言顺大变

  • 十七史商榷

    一百卷。清王鸣盛撰。王鸣盛(1722-1797),字凤喈、礼堂、西庄,号西沚。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甲戌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擢侍读学士,充福建乡试正考官,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左迁光禄寺

  • 来益堂帖

    四卷。清叶长芷(生卒年不详)刻。叶长芷,字兰葊,生平里贯不详。此帖摹勒于康熙时代,卷首有“来益堂帖”四个篆字。共有四卷,其第一卷为钟繇的《荐季直表》、《宣示表》、《戎路表》、《力命表》,以及王羲之的《

  • 诗经四家异文考补

    一卷。江瀚撰。江瀚是书为补充陈乔枞所著《诗经四家异文考》而作。书中共补充一百八十六条,每条下都附有按语,用以说明正俗、同异,并说明通假传讹的原因。《诗经四家异文考补》对陈乔枞之书的错误一一加以纠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