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魏三字石经集录

魏三字石经集录

一卷(石印本)。孙海波著。书分四篇,第一篇是拓本,第二篇是源流,第三篇是碑图,第四篇是古文。所录石经墨拓本,共一百八十七石。以三行直下式为正文,以品字式、古篆二体、古文一体、篆书一体、隶书一体诸石为附录。第二篇源流,采录诸家之说,甚为详赅。第三篇碑图,因白坚所藏刊号一石,《尚书》之面是二十一,《春秋》之面为八,而定三字石经为二十八碑。《尚书》、《春秋》二经字数共三万五千二百二十二字,以每行二十字计算,共得一千七百六十一行。(题篇不计)而魏石经每面约三十二至三十四行不等,两面合书,姑且以每面三十三行计之,则每碑有六十六行。二十八碑共一千八百四十八行。以一千八百四十八行减去经文所占的行数,尚余八十七行,再加上每篇题名所占的行数,可知《尚书》、《春秋》二经非二十八碑不能尽。再由山东图书馆所藏《尧典》三行直下式二石,知这二十八碑皆为三行直下式,而品字式诸石都是以后续刻的,这就给魏石经碑数一个明确的结论。这是此篇的一大发明。其古文一篇,征引甲骨、金文、六国文字、《说文》之古文和籀文、《汗简》等,以与三体石经古文相印证,从而考定石经所用的古文为六国时书体,援据博洽。又以《隶释》的魏三体石经《左传》遗字、王国维的《魏正始石经残石考》《〈隶释〉魏石经碑图》为别录,以显示其为宋人摹本,不与新出拓本相杂厕。惟书中“民主慎厥丽”一石很可能是赝品。此书收采宏富,对于研究正始石经的学者是有帮助的。

猜你喜欢

  • 颜氏字样

    一卷。唐颜师古撰。清汪庆黎辑。颜师古生平著述,见《匡谬正俗》。按:《中兴书目》著录颜师古《字样》一卷,《唐书·儒学传》云:“帝尝叹五经去圣远,传习浸讹,诏师古于秘书省考定,多所厘正。”颜元孙《干禄字书

  • 留余堂记

    四卷。明潘季驯(1521-1595)撰。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御史。累迁工部尚书。其平生功业,在于治河。作有《河防一览》。《留余堂记》等。是集诗

  • 丹溪先生医书纂要

    见《丹溪纂要》。

  • 九九乐府

    一卷。清陈孤湣、郑亦亭(生卒年均不详)著。陈孤湣号鉴湖老髯。此集模仿清潘柽章、吴炎《今乐府》体,与其友郑亦亭合著。其内容为吟咏明朝之事,多含故国之思。因摘题八十一,合为九九之数,故名《九九乐府》。有《

  • 史记法语

    八卷。宋洪迈编撰。洪迈(1123-1202年)字景庐,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乙丑(1145年)中博学鸿词科,官至端明殿学士,著有《南朝史精语》、《经子法语》、《容斋随笔》、《夷坚志》等书。《史记法

  • 经解筹世

    九卷。清李扬华撰。李扬华,字潜先,湖南清泉(今湖南衡阳市)人,生卒年不详,唯知其为同治庚午(1870)年举人,曾官至兵部主事。是书首有武廷珍序、自序、及凡例。该书原名《经解条分》,旋改为今名。作者认为

  • 四王合传

    一卷。著者不详。该书记吴三佳、尚可喜诸藩事迹,惟书中所记有极不切实处,且脱误甚多。现有《荆驼逸史》本、《明季裨汇编》本、《扬州十日记》合刻本,而以前本讹字较少。

  • 北轩笔记

    一卷。元陈世隆(生卒年不详)撰。陈世隆字彦高,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末书贩陈思之从孙,元顺帝至正(1341-1368)中,馆于嘉兴陶氏,兵起以后,死亡。学问渊博,精通经史百家,尤工诗文。所著诗文,明

  • 清芬阁吟稿

    一卷。清许英撰。许英,生卒年不详,字梅村,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许峻山之女,嘉兴沈光春之妻。清代画家。善画山水、花卉、人物,人赞其“笔极精到,而又苍秀”。此书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附于其夫沈光

  • 校正孔氏《大戴礼补注》

    十三卷。王树楠(1851-1936)撰。王树楠,字晋卿,号陶庐老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任四川等省知县多年,官至新疆布政使;对文字训诂、新疆图志、欧西历史,均有研究。青年时曾好骈体文,后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