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诗钞
一卷。《诗文补钞》一卷。《李氏遗书》一卷,《附录》一卷。清李光圻(约为光绪间人)撰。李光圻,字晴峰,号龙川,江苏省仪征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有刘大绅记二则,记云:“《龙川先生诗钞》本,乃其先师黄归郡、蒋龙湲钞授其门人,以资讽诵也,归郡草堂曾锓板印行,后两先生又补印若干授其弟子,后将合印。”《李氏遗书》则为龙川师生问答语录,未曾刊,又附录二则,乃抄自铁云公所印龙川墨宝中。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行世。
一卷。《诗文补钞》一卷。《李氏遗书》一卷,《附录》一卷。清李光圻(约为光绪间人)撰。李光圻,字晴峰,号龙川,江苏省仪征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有刘大绅记二则,记云:“《龙川先生诗钞》本,乃其先师黄归郡、蒋龙湲钞授其门人,以资讽诵也,归郡草堂曾锓板印行,后两先生又补印若干授其弟子,后将合印。”《李氏遗书》则为龙川师生问答语录,未曾刊,又附录二则,乃抄自铁云公所印龙川墨宝中。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行世。
①五十卷,首一卷。清胡德琳等修,周永年等纂。胡德琳详见乾隆《历城县志》。周永年字书昌,号林汲山人,山东历城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著名的藏书家。曾参与《四库全书》编纂,承担佛
十四卷。清章抚功撰。章抚功字仁艳,钱塘人,生卒年生平均无考。《汉世说》一书仿照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体例,用以记叙汉人的言行。取材主要以《史记》、《汉书》为主,而杂取他书补益之。全书分十四个门类,即:德
一卷。清陶鸿庆(见《续老子札记》)撰。此书是陶鸿庆《读诸子札记》第三种。书中摘《列子》字、句而训、改,其中偶有错训误改之处。他对《周穆王》“四海之齐,谓中央之国”句,训齐为中,如按所训,则成“四海之中
二卷。清陈仅撰。仅字余山,浙江鄞县人。此书虽没有大发明,但错误也比较少。例如,《屯》曰:“利建侯。”《豫》曰:“利建侯”。此书认为,创业守文皆以建侯为利,后世废封建而设郡县,必无长治久安之策。这只是囿
三十二卷。清李如枚撰。李如枚,内务府汉军厢黄旗人。嘉庆十年(1805)差充长芦盐政,十三年六月革职。是书进于十三年正月,于撰者在任之时。首载李如枚进《重修山东盐法志》的折奏,具言自雍正二年(1724)
四卷。元袁易(1262-1306)撰。易字通甫。长州(今属江苏)人。不求仕进。后于吴淞县区之间,筑堂为静春。聚书万卷,亲手校定。时而棹舟载笔床茶灶古器,游于江湖。赵孟頫赠其卧雪图,称易与龚、郭麟孙为吴
四十卷。明沈津(生卒年不详)撰。沈津,慈溪(浙江省慈溪县)人。明嘉靖中官含山县教谕。此书所录,上自周、秦诸子,下迄于明,殊为冗滥,其同时期的尚书张时彻所作的《说林》也列入其中。此书有明隆庆间刻本,刻于
一卷。清洪仁玕(1822-1864)撰。其生平详见《开国精忠军师干王洪宝制》(辞目)。该书专录仁玕诗文,可称为宝制第二集。书前有刘忠、吴文彬等六人作序,书中诗主要是写辛酉年(1875年)春天,作者奉旨
二十八卷。清黄本骥撰。黄本骥,湖南长沙县人。举人,道光十六年(1836)为黔阳县教谕。是书卷一为历朝祀典,卷二为本朝祀典,卷三为文庙大成殿位次,卷四为十二哲位,卷五为朱子,卷六为东庑先贤三十九位,卷七
一卷。《蜀中草》一卷。明董应扬(约1644年前后在世)撰。董应扬,字于廷,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官翰林院待诏。《黉中草》乃其司铎安徽铜陵时所作。《蜀中草》乃其蜀闱分校时所作。自序谓五载署铜,一朝聘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