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ó

【源】 亳,商汤时都城(亦称南亳,故城在今河南商丘东南),支庶以为氏(17)。亳,古都邑名,其地有三,南亳、北亳(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北40里)、西亳(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故亳氏系以地名为氏(60,62)。【变】 亦作薄(60,62)。【望】 河南(17,418)。【布】 山东肥城有此姓。【人】 汉桓帝皇后为亳氏(11,17)。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以地为氏。有南亳、北亳、西亳。‘亳’,亦作 ‘薄’。见《汉书》。望出河南。”亳,即商都,传有三处: 南亳,商汤所居,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北亳,相传为诸侯拥载商汤为盟主之地,在今商丘县北; 西亳,乃汤灭夏桀时所居,在今河南偃师县西。《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 《万姓统谱》 云: “亳,州名,以地为氏。”此似以州名为姓氏。古之亳州,在今安徽亳县,则与商都之亳姓不同源。

猜你喜欢

  • 撒剌

    读音:Sǎlá【综】 《五代史》有撒剌阿拨(17,62)。

  • 武聶

    读音:Wǔ'ni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萨哈尔察(23,63,180,260)。【变】 后改为武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萨哈尔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或改

  • 读音:Jiū【音】 亦音Liú(60)。【源】 南越王赵婴齐在长安时,娶邯郸摎氏女,见《史记》(12,21,60)。【布】 北京有此姓(91)。【人】 摎尚,战国时河内太守(9,12,17)。现行罕见

  • 金肯

    读音:Jīnkěn【综】 彝族姓。属阿尔家支,四川昭觉、甘洛、云南宁蒗等地均有此姓(375)。

  • 烏納特

    读音:Wū'nà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噜特(23,63,260)。清驻防呼伦贝尔正蓝旗中有此姓(259,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乌噜特地方,为清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

  • 關伊哩

    读音:Guānyīli【综】 清镶黄旗蒙古前锋双贵之妻为关伊哩氏(260)。

  • 读音:Ài【源】 ①唐回鹘国相有爱邪勿,赐以爱为氏(17,60,62)。亦见《姓苑》(21)。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爱氏(256)。【望】 河西(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 读音:Bào鲍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姒姓。春秋时杞公子仕宦挤,食采于鲍,其后代遂以“鲍”为姓氏。二是以国名为姓氏,为夏诸侯国鲍国的后代,其后因以国为姓。三是少数民族姓氏

  • 土爾扈特

    读音:Tǔěrhùtè【源】 蒙古族姓。15至17世纪,新疆卫拉特蒙古形成四部:杜尔伯特、准噶尔、硕特、土尔扈特。土尔扈特系客列亦惕部汪罕之后裔,以部为氏(384)。【布】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镇、巴彦

  • 賽密勒

    读音:Sàimìlè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本金代女真族姓氏,至清融为满族,散处萨哈尔察,黑龙江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后或改为单姓“柴”。见《满族姓氏录》。或作赛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