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剌忽䚟
【综】 元时蒙古人姓(57)。《南村辍耕录》作〔八鲁剌忽〕(13)、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巴哩勒都〕和〔巴哩勒呼〕(24)。【人】 唵木海(一作乌木罕),八剌忽歹氏,元太祖时官随路炮手达鲁花赤,宪宗时升都元帅(399)。
【综】 元时蒙古人姓(57)。《南村辍耕录》作〔八鲁剌忽〕(13)、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巴哩勒都〕和〔巴哩勒呼〕(24)。【人】 唵木海(一作乌木罕),八剌忽歹氏,元太祖时官随路炮手达鲁花赤,宪宗时升都元帅(399)。
读音:Qīng【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河北乐亭(334)、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原。
读音:Sìxuán【综】 北魏时改俟玄氏为玄氏(27)。一作〔俟〕(416)。
读音:Nánfāng【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高雄等地均有此姓(68,261)。
读音:tóng【源】 ①商之支庶封于,即今同州(故城在今陕西大荔),以国为氏,见《春秋图》(17,60)。②周官典同(《周礼》春官之属,掌调乐器之官)之后,以官为氏(7
读音:hǔ【源】 黄帝之后有琥氏(7,60,62)。亦见《姓苑》(15,21)。【变】《姓解》作〔㙈〕(9)。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福建之厦门等地有分布。当为汉族姓氏。
读音:Qì′nǔ《姓氏词典》引 《唐书》收载,“唐有器弩悉弄。”未详其他。
读音:yǎn【源】 系自嬴姓。秦后有掩氏(8,60,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注引《路史》云:“秦后有掩氏。”疑乃奄氏分族,系出赢姓。
读音:dòng且冻羌之后,望出平阳。▲〈元〉冻阿术,钦州监郡。〈明〉冻泰,睢州人,正统间利津知县。
读音:Rénkāng【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龙坎寨(160)。
读音:sù【源】 ①玊为西番国名,音粟(Sù),其国人入中原者以国为姓(62,239)。 ②玉石之玉作玉,攻玉之玊工(即凿玉之宝石)作玊(60)。或系玊工之后,以职为氏。 ③一说,汉武帝时公玉带即公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