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éng

冯姓的来源大致有两个。一, 是源于周文王之后, 他们的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高公, 他的后代封在魏地, 其子孙采食于冯城, 后来, 这一支子孙以邑为氏, 就是冯氏。二, 冯姓是“郑大夫冯简子之后”。冯简子是春秋后期郑国大夫, 他博学多才善于治国理政。其后代遂以冯为姓, 主要居于今河南新郑。

先秦时期, 冯姓已有徙居今山东者。至西汉文帝时, 冯姓族人有徙居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的, 并且成为当地望族。在三国以前, 冯姓族人已经分布于今山西潞县, 山东淄博, 陕西西安, 四川射洪、中江、渠县和湖北公安等地。另一支河南冯姓则广布于河南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唐河及湖阳等地, 其中湖阳冯姓成为当时著名的大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冯姓大举南迁, 进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 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望族。冯姓族人在唐宋时期又有两次大规模南迁, 后散居于江南广大地区。在元明清时期, 冯姓族人进入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有的还远居于海外。如今, 冯姓在我国分布广泛, 主要分布于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云南等地。

冯姓历史人物有明代文学家冯梦龙, 他的《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为“三言二拍”。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的冯云山, 被封南王, 称七千岁。近代有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

冯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九位。


毕公高之后,食采于冯城,因而命氏。(见《广韵》)

冯氏出颍川者,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出上党者,左将军冯奉世之后;出长乐者,宜都侯冯参之后;出京兆者,燕王冯宏之后;出弘农者,而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出河间者,唐监察御史冯师古之后。(见《姓氏考略》)

猜你喜欢

  • 瑪拉斯拉西安

    读音:Mǎlāsīlāxī'ān高山族姓氏。为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姓。本意为 “磨刀霍霍”之意。此以 (战)事为氏。相传布嫩人打败泰雅尔人,有人主张血洗村里的妇婴,遭到布嫩头目反对。头目磨刀

  • 臧會

    读音:Zānghuì【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大夫昭伯从弟臧会之后,别为臧会氏(6,7,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鲁大夫臧会之后。” 又注“

  • 羅多

    读音:Luóduō【源】 古时獠族姓。魏晋至清对分布于川、陕、黔、滇、桂、粤等地部分少数民族泛称“獠”。贵州务川东80里有罗多水,居者以水名为姓,见《太平寰宇记》(60,62)。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

  • 斯卜

    读音:Sīpǔ【综】 彝族姓。属孙紫家支,四川甘洛有此姓(375)。

  • 松吉

    读音:Sōngj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汪泰(23,63,180,260)。【变】清正白旗满洲护军巴格之妻为松基氏,正黄旗满洲马甲平寿之妻为宋吉氏(260),〔松基〕、〔宋吉〕等似均为松吉之异译。

  • 風胡

    读音:Fēnghú【源】 黄帝时善识剑者风胡之后(11,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黄帝时善剑者风胡之后。”《越绝书》 载有风胡子。

  • 鮮卑

    读音:Xiānbēi【源】 鲜卑,东胡族一支,因居鲜卑山,故号鲜卑,因氏(27,37,60)。鲜卑山,一说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亦称蒙格。一说在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伊尔库次克北,通古斯卡河南。【人】

  • 散德爾

    读音:Sǎndéěr【综】 柯尔克孜族姓(429)。清乾隆二十~二十二年迁入黑龙江富裕县,汉姓为蔡(204)。柯尔克孜族姓氏。或于清乾隆间由阿勒泰地区迁入黑龙江富裕县,由于受汉族的影响,逐渐采

  • 翁吉歹

    读音:Wēngjí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昂吉岱”,姑兼收以备考。

  • 读音:Hēng【源】 周时官制有亨人(官名,掌烹煮之事),后因以为氏,见《字典拾遣》(62)。【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亨祐,元时石屏人,天历初因贼乱戍守和龙岛(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