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ěng

冷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自姬姓。春秋时期,周武王弟卫康叔的后代被封于泠水(一作冷邑,位于今陕西境内),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为姓氏,有冷姓。二是少数民族姓氏,苗族、彝族、蒙古族、回族、满族均有冷姓。

冷姓发源于陕西境内。如今,冷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四川、辽宁等省为多。

冷姓历史人物有冷廷叟,北宋人。足智多谋,官至光禄卿。好酒能诗,与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有十八年之交,深得黄庭坚赏识。冷世光,南宋著名御史。为朱熹所重,为官正直,不避权贵。他作监察御史时,弹劾达官显贵无所避讳,人称“冷面御史”。冷谦,明朝武林人。洪武初年,因为擅长于音律而被任命为太常协律郎。据说元朝末年他已年近百岁,看过李将军作画后很感兴趣,于是开始学画。永乐年间远游四方,后不知所终。

冷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七十七位。


【音】 冷姓有Lěng、Líng二音,且源出不同,而分两个不同之姓(63)。参见冷(Líng)姓。【源】 ①春秋时周武王弟卫康叔之后有冷氏,见《路史》(17,60,62)。②相传黄帝时典乐官伶伦(亦作泠伦)之后,原音零(Líng),后转为冷氏(17,60,62)。③彝(130)、满、蒙古、回(344)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新蔡、临安(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湖南、四川、辽宁等省多此姓,三省冷姓约占全国汉族冷姓人口71%。【人】 冷宏,汉时尚书令(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乐亭,山西之太原,山东之龙口、平邑,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福建之清流,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邱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布依族、达斡尔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 “康叔后有冷氏。”则此当系出姬姓。②又引 《山堂肆考》 云: “古伶伦之后,音讹为冷。”郑樵亦云: “冷氏,即泠氏,又有作上音者。”乃 “以古人名为氏”。望出新蔡、临安。

南燕有冷平,临淄人; 唐代有冷朝阳; 宋代有冷世光,常州人,殿中侍御史; 明代有冷谦,太常协律郎;清代有冷士嵋。

猜你喜欢

  • 石盏

    读音:shí zhǎn元光二年三月以户部尚书石盏畏忻为参知政事。(见《金史·宣宗纪》)▲<金>石盏女鲁欢,正大间以行枢密院事守归德。

  • 匠骊

    读音:jiàng lí与“匠丽”同。

  • 叱温

    读音:chì wēn【编】 代北姓,后改为温氏,见《魏书·官氏志》(60,6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魏书·官氏志》云: “代北姓,后改为温氏。”(按: 《郑通志·

  • 烏嚕勒岱

    读音:Wūlūl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作“兀鲁歹”。

  • 读音:Bǎi【综】 见《新编千家姓》(73)。一说,佰即百(91)。山东淄博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晋城、长治,江西之余干,广西之灌阳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中国姓

  • 读音:Zhuō【源】 见《康熙字典》(80)。系古文卓字,异形而分为二姓(63)。《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康熙字典》注云: “系卓姓分族。”

  • 娑里

    读音:Suōlǐ《姓氏词典》引《宋史》收载。其注称: “宋有娑里三文。”未详其源。

  • 读音:Yà《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 读音:lín【源】 同鳞(60)。【布】 北京、辽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潜夫沦》云: “麟,

  • 忽辛

    读音:Hūxīn/Quca【综】 蒙古人姓。元时改为忽氏(91)。忽辛系元时回回人名,或以名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