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iāo

刁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齐国大夫竖刁之后。二是由雕姓所改。周文王时,有同姓国雕国,其国人多姓雕,后更改为刁姓。三为貂姓所改,春秋时齐国有貂勃,齐国皇后也姓貂,为了避讳,貂勃改为刁姓。四是为刀姓所改,明时云南刀氏有改姓刁者。

刁姓最早发源于山东。魏晋南北朝时期,刁姓在渤海郡和弘农郡繁衍得十分兴旺。晋室南渡,刁姓迁徙至江南。隋唐时期,刁姓仍以北方为主要聚居地。但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南方开始有刁姓入居。宋元时期,今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均有刁姓人入迁。明初,山西刁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东北、甘肃、天津等地。如今,刁姓尤以贵州、湖南等地为多。

刁姓历史人物有刁韪,东汉大臣。桓帝时为侍御史,与陈蕃为莫逆之交,因为朋党之罪而被禁锢。后来为鲁、东海二郡郡守。生性耿直,料事如神。刁光胤,五代画家,性情高洁。善画湖石、花卉、鸟雀。作画勤勉,“非病不休,非老不息”。

刁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四十八位。


【源】 ①春秋时齐桓公宠臣竖刁之后,子孙以名为氏(9,12,17)。②战国时齐国处士貂勃之后(60,63)。“”、“”声同字异,本一姓也(7)。③明时云南刀氏有改姓刁者(62,91)。④清时云南建水州慢车乡土舍(253)、镇沅土府(72)、四川建昌道红卜苴土百户(72)等均有姓刁。⑤土(195)、满、蒙古(344)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弘农、渤海(17,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4%。尤以贵州、湖南二省多此姓,两省汉族刁姓约占全国汉族刁姓人数64%。【人】 刁逵,晋时饶安人,广州刺史(6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龙口、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族、傣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音“”,《风俗通》:“齐大夫童刁 (按: 或称 ‘坚刁’。) 之后。”此以名为氏。②或与貂通。《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 《复古编》云:“刁、貂声同而字异,本一姓。”顾炎武 《日知录·杂论·氏族相传之讹》载: “古书 ‘刁’ 与 ‘貂’ 通。齐襄王时有貂勃《通志》作 ‘刁勃’。”③或为刀姓所改。或云: “刀有 ‘貂’ 音,后别作刁。” 明代云南刀姓,或改为刁氏。又,刁姓或避难改为刕氏。④ 《姓氏词典》据《新纂氏族笺释》注云: “系改姓,源于姬姓。文王同姓有雕国,后改为刁氏。” ⑤土族之刁姓居民原驻牧于羌水、鲜水之地。明万历年间迁至今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定县的羌鲜台,因羌鲜地方的人住过此地而得名。后他们又迁到今乐都县的木直沟,再迁至今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东沟乡。因其所来,故称之为 “羌鲜孔” (来自羌鲜地方的人)。羌,意为 “刁鸟”,省易作“”。见 《中国人的姓名·土族》。

汉代有刁间,齐人,以富闻,子孙居勃海; 后汉有侍中刁荣; 晋代有刁协; 唐五代有刁光胤; 宋代有刁约、刁献可; 清代有刁戴高。

猜你喜欢

  • 阿宗寧

    读音:A-zōngníng【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171)。

  • 读音:Guī【源】 ①鞮氏之后避事居鲑阳,改姓鲑氏(12,15,17,60)。②本姓圭,改为鲑氏(15,63)。【望】 陈留(17,418)。【布】 清时陕西澄城有此姓(60,62)。今大陆仍有此姓(

  • 读音:Cháng【音】 亦音Chàng(17).又音掌(Zhǎng)(60),此系长孙氏等所改。参见长(Zhǎng)姓。【源】 ①相传黄帝之子挥之后有长氏,见《路史》(60,62)。②系自子姓。殷人之

  • 赫嚕克

    读音:Hèlūkè【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变】一作〔赫鲁克〕(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悉独官

    读音:xī dú guān宇文部大人有悉独官氏。(见《魏书》)

  • 读音:kuàng师旷之后。(见《风俗通》)师旷之后。湖广沔阳州有旷氏。(见《万姓统谱》)▲<清>旷敏本,衡山人,乾隆进士。

  • 读音:Zhuī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谱》亦收,未详其源。(按:隹,古称短尾鸟,疑即以此为姓。)

  • 公金

    读音:gōng jīn【源】 系自嬴姓。春秋时秦国公子金之后有公金氏,见《世本》(4,7,9,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出自赢姓。《世本》 曰,‘秦公子金

  • 豆豆哇來

    读音:Dòudòuwāilái【综】 台湾土著姓。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今苗栗南庄乡,赛夏族之原有姓, 豆 豆 哇 来 之 意 为 豆 类, 后 改 姓 豆(65)。

  • 蘖齧

    读音:Nièniè【综】 见《中国姓氏汇编》。一作〔櫱啮〕(75)。《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