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吐火羅

吐火羅

读音:Tǔhuǒluó

【源】 唐永徽初,吐火罗国(在今阿富汗境)遣使献大鸟,是以国为氏(60)。


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吐火”云: “唐永徽初,吐火罗国遣使献大鸟,是以国为氏。”(《姓氏词典》称; “吐火罗国为古大夏国之地。”) 既 “以国为氏”,当为吐火罗氏或省而为吐火氏。又,其据 《唐书·突厥传》 注云: “突骑施酋长有吐火罗姓。盖以国为氏。”

猜你喜欢

  • 同提

    读音:Tóngtí【源】 夷姓(17,62)。实乃西羌人姓,同提、同��、同蹄皆为铜鞮氏之后,以区别支庶,取同音字为氏(25)。【望】 渤海,见《集韵》(17)。罕见复姓。

  • 读音:lái莱氏,子爵,其俗夷,故亦谓之莱夷。今登州黄县东南二十五里,有故黄城,是莱子国。襄六年,齐灭之,子孙以国为氏。晋有大夫莱驹,汉有莱章。(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商裔,封莱。(见《世本》

  • 读音:suī姞姓之分。(见《路史》)

  • 拜嘉喇

    读音:Bàijiā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虎尔哈(23,63,180,260)。【变】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拜雅喇氏(256),镶红旗满洲马甲衣里米之妻为拜雅拉氏,正白旗满洲护军德特贺之妻为白

  • 独孤浑

    读音:dú gū hūn代北姓,后改为杜氏。(见《魏书·官氏志》)独孤浑氏,改为杜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

  • 米新巴

    读音:Mǐxīnbā珞巴族姓氏。本部落名,以为姓。未详其他。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读音:Wù《汉语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扤,楚��扤之后。” (按:��扤或作“祷杌”,是“扤”姓,或与“

  • 公劉

    读音:Gōngliú【源】 ①周之始祖后稷之曾孙公刘之后有公刘氏(7,17,60)。 ②春秋时吴公族有公刘氏,见《路史》(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

  • 西克特呼

    读音:Xīkètèhū【综】 清正蓝旗满洲牧丁盟额之妻为西克特呼氏(260)。

  • 吴訥虎沁

    读音:Wúnèhǔqìn/Unuhucin【综】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吴讷虎沁氏(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