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jí【源】 春秋时晋大夫籍偃之后有藉氏(62)。即籍氏(21)。【布】 四川成都(91)、河南洛宁(294)、山西代县(335)、吉林吉林、江苏新沂、北京、上海等地均有此姓。【人】 藉琰,春秋时
读音:Fōudì/Puti【源】 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国时有不苐氏,见《潜夫论》(12,80)。【变】 亦作〔不弟(22,63),或〔不第〕(7,21,60)。
读音:hù【源】 瓠丘即壶丘(故城在今山东垣曲南胡里,或东南壶丘亭),以地为氏(17,60,62)。亦见《集韵》(21)。【望】 淮南(17,418)。【人】 瓠巴,古时楚人,善琴,见《淮南子》(7,
读音:Tōngguǒs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老寨子(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老寨子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jì殷民七族有锜氏。(见《左传》)锜氏,商人之七族。(见《通志·氏族略·以族为氏》)
读音:Sù【综】 源出不详。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归“入声”部,未详其源。汉代有㴋河, 雁门太守。
读音:Yīqí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作“亦乞列歹”。
读音:Níwéi【源】 彝族姓。属尔恩阿尔阿初家支(375)。
读音:xíng rén【原】 《周礼》大行人之后,有行氏,即行人氏(12,21)。以官为氏(60,62)。【人】 行人子羽,春秋时郑人(7,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读音:Yāoyuèyì【源】 金时女真人姓,见《高丽史》(7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