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tǔ

【源】 ①相传帝鸿之妻为土敬氏,其后有土氏(60,62)。②炎帝之裔句龙为后土(古时掌土之官),子孙因以为氏(21,24)。③杜氏之后,见《姓源》(17)。土为古杜字,土与杜本来是同一氏(60,62)。④回族姓(176)。【布】 北京、上海、四川成都(91)、台湾台北(68,261)、浙江江山(325)、陕西西安、内蒙古等地均有此姓。【人】 土皋,宋时屯田郎中(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朔州,陕西之韩城,青海之天峻,福建之上杭,云南之泸水,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续通志》、《清通志》 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续通志·氏族略·补遗·以官为氏》 注云: “句龙为后土,子孙为氏。”句龙,或作“勾龙”,相传为炎帝之十一世孙。故此之土氏,当系出姜姓。② 《姓氏考略》 据 《路史》注云: 帝鸿妻土敬氏曰炎融, 生驩头, 为尧司徒。是土姓所始。帝鸿,相传为黄帝名号。③又注:“土,古杜字。土、杜本一氏也。”

宋代有土皋; 明代有土不申; 清代有土国宝。

猜你喜欢

  • 井强六斤

    读音:Jǐngqiángliùjīn《姓氏词典》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收载,其注云:“北魏时代北姓。” 《郑通志·氏族略》作“井疆六斤”,详见该条。

  • 實埒

    读音:Shíli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叶尔拜柴(23,63,260)。【变】一作〔式勒〕(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乌苏尔、拜柴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扎里

    读音:Zhálǐ【源】 藏族姓。四川马尔康藏族房名,源自吐蕃扎姓(217)。

  • 羌宪

    读音:qiāng xiàn卫公族羌之孙宪为羌宪氏。(见《世本》)羌宪,姬姓,卫公族羌子孙宪为羌宪氏。(见《万姓统谱》)

  • 史桑

    读音:Shǐsāng【源】 春秋时卫公族有史桑氏,见《路史》(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亦收,其据《路史》注云:“源於姬姓,出自卫公族。”

  • 古蘭

    读音:Gǔlán鄂伦春族姓氏。或译作 “古拉依尔”,原意为公狍子。本氏族名,或以为姓。后改单姓“古”、“关”,盖取其“古兰”之首音谐“古” (或“关”) 而得。

  • 读音:Hù【源】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引《唐书》亦收,未详其源。唐代有祜莫离。

  • 伊耆

    读音:yī qí【源】 ①即伊祁氏,古帝尧之号也,其后因以为氏(7,11)。②伊耆为古帝号,后王识伊耆之德,故作为官名,其后以官为氏,见《周礼·秋官伊耆氏郑注》(60,62)。【望】 平阳(17)。【

  • 读音:Duó/To【源】 见《姓苑》(7,9)。【变】 亦作夺(17)。【望】 河南(17,418)。

  • 喀柳

    读音:Kāliǔ【综】 苗族姓。喀柳,贵州黄平县一地名,以地为氏,汉姓为龙(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