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
【源】 相传舜后有圭国,以国为氏,见《姓考》(17,60)。圭,或即古圭戎地,在今甘肃天水西南。【变】 一作邽(17,60)。【望】 陈留(17,418)。【布】 北京有此姓。【人】 春秋时郑穆公之妃曰圭妫(17,60)。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姓考》云: “圭国,舜后。《左传》郑穆公妃曰圭妫是也。”一作邽,因氏。望出陈留。
【源】 相传舜后有圭国,以国为氏,见《姓考》(17,60)。圭,或即古圭戎地,在今甘肃天水西南。【变】 一作邽(17,60)。【望】 陈留(17,418)。【布】 北京有此姓。【人】 春秋时郑穆公之妃曰圭妫(17,60)。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姓考》云: “圭国,舜后。《左传》郑穆公妃曰圭妫是也。”一作邽,因氏。望出陈留。
读音:Suǒchá【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喇哈达(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拉、哈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Ālū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索伦地方,为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按: 金代女真族有阿鲁氏。满族之阿噜氏或其后裔耶?)
读音:nán qiū【源】 鲜卑人有南丘氏,见《西秦录》(60,62)。亦见《姓苑》(9)。历史上鲜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西秦录》注云: “鲜卑有南丘氏。”未详其他。
读音:Hǎtǎjǐn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哈答吉”。
读音:Chìsòng【综】 获麟之儿,姓赤诵,名子乔,字受纪,孔子亲问之,见《孝经援神契》(60,62)。赤诵即赤松。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孝经·援神契》 云: “获麟之儿
读音:bá yě gù与“拔曳固”同。历史上回纥族姓氏。《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拔也” 云:“回纥姓。一作拔野古,亦曰拔野固。”详见“拔也”条。
读音:yè见《姓苑》。
读音:Tái【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及《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hú郑大夫烛之武后,不得氏以其居烛地,故以为氏。(见《万姓统谱》)
读音:Yǐ【源】 即蛾氏(60,62)。见《万姓统谱》(15)。【望】 河东(60,62)。【布】 台湾(64,68,261)、广东普宁(355)、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蚁逢,汉时人,见《印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