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
【源】 见《中华姓府》(62)。或因培植受惠以 为姓(62)。【布】 四川武胜(321)、江西广丰(328)、浙江萧山(209)、江苏武进(314)、河南林县(343)杞县、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大江南北皆可偶见。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辛集,山西之太原、大同,福建之清流,广东之吴川,云南之马关等地均有。汉族、怒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源】 见《中华姓府》(62)。或因培植受惠以 为姓(62)。【布】 四川武胜(321)、江西广丰(328)、浙江萧山(209)、江苏武进(314)、河南林县(343)杞县、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大江南北皆可偶见。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辛集,山西之太原、大同,福建之清流,广东之吴川,云南之马关等地均有。汉族、怒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dān【源】 ①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七子(一说为第十子)聃季载封于聃(故城在今河南平舆北),谓之聃季,后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7,11,12,15)。②殷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聃氏(8,60,
读音:Dáfèiyīkù【综】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阿必图之妻为达费依库氏(260)。
读音:A-fúgānrìgēnzhā/Argamja【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东部有此姓(384)。
读音:hé nài【源】 匈奴单于之裔,归汉为何 奈氏,见《姓谱》(7,12,21,60)。【变】 一作〔何柰〕(7,12)。【人】 何奈虎,晋时幽州牧王浚之将(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读音:Sōngyá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尼雅满(23,63,180)。【人】松颜乌噶达,清镶红旗人,世居尼雅满,康熙中从征吴三桂阵亡,赠云骑尉(23)。
读音:Lǎdūdé【综】 清正白旗蒙古护军巴思海之妻为喇都德氏(260)。
读音:Lǎngdūn现行藏族姓氏。本庄园名,即 “朗敦谿卡”。“朗”,汉意为“大象”; “敦”,汉意为前面。朗敦谿卡,即“象山前的庄园”。封赐十三世达赖之父,其后即以 “朗敦”命其家族,以
读音:Liángzhé【源】 西夏人姓(240)。
读音:bēi【源】 见《姓苑》(15,21,24,60)。【布】今大陆有此姓。【人】杯承宠,宋元丰年间知洪州(15,21,24,60)。现行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市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
读音:Yělǐzhījīn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仲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伊勒齐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