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ī

【源】 ①周时周大夫食采于尸乡(故址在河南偃师西南之新蔡镇,亦称尸乡,成汤所都之处),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2,15,17)。②据说因仇而改姓尸。【望】 晋阳(17,418)。【布】 山西绛县(324)、四川德昌(333)、江西萍乡(371)、安徽大别山地区等地均有此姓。【人】 尸佼,周时晋人,为商君之师,著《尸子》二十篇(15,21)。尸聪,明时肤施人,永乐举人,曾任云南府推官(21)。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汉书》尸佼,晋人,为商君(按:此当指商鞅)师,著《尸子》。《风俗通》云:‘其先封尸乡。因以为氏。’”尸乡,商代为景毫,亦称西亳(按:《中国姓氏大全》引作“西毫”,误),其地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南新蔡镇。

明代有尸聪、尸帛,永乐举人。

猜你喜欢

  • 伊蘇

    读音:Yīs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苏瓦颜沟(23,63,180),一说,世居黑龙江雅尔库理村(260)。清驻防吉林正红旗、正蓝旗中均有伊苏氏(259,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苏瓦颜沟地方,

  • 读音:Xí/Shyi,Syi【源】 舜庶子七人,其后裔得国者有息(故城在今河南息县西南),为姬姓之侯国,春秋时灭于楚,其后有息氏,鄎氏(19,21,87)。

  • 魯步

    读音:Lǔbù【源】西羌有鲁步氏,见《广韵》(7,60,62)、《姓苑》(9,12,17)。历史上“关西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广韵》载: “西羌有鲁步氏。”

  • 有緡

    读音:Yǒumín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觿》亦收,其注云: “以国名为姓氏。《左传类解》 云:“夏时侯国,济州金乡(按: 在今山东省境)有古缗城是

  • 釋利因

    读音:Shìlìyīn《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其注称: “宋有释利因·陁盘。”未详其源。

  • 读音:wěi【源】①系自芈姓。楚王蚡冒之后薳章,食邑于薳(故城在今湖北京山),故以命氏(6,7,12,17,60)。②系自姬姓。晋大夫士蒍之后为蒍氏。薳氏即蒍氏,当时史册互易,分为两族(7,12,60

  • 拔列蘭

    读音:Bálièlán【综】 拔列兰氏后改为梁氏,见《魏书·官氏志》(7,9,12,17,27)。拔列兰为匈奴休屠部之一部,原居凉州界,三国时一部分归曹魏,已改姓梁,而随北魏徒代者,仍称拔列兰氏,至孝

  • 读音:Zhēng【综】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大同、晋城等地均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有载,未详其源。

  • 原伯

    读音:yuán bó【源】 周文王第十六子封于原,是为原伯。原庄公之后有原伯氏(17,60,62)。【人】 原伯贯,周大夫(17)。原伯绞,周大夫(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 統嵆

    读音:Tǒngjī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嵆氏。嵆,亦作“嵇”。或作“统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