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ān

山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为姓氏。周代有山务之官,掌管山林,后代以官为氏。二是为烈山(又作列山)氏之后。据说炎帝出生于烈山,故号烈山氏,他的后代有的就用“”作为姓氏。

山姓历史人物有山涛,字巨源,为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将离职,欲召嵇康自代,嵇康写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山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二十七位。


【音】 亦音妾(80,252)。参见山(Qiè)姓。【源】 ①相传为古帝烈山氏之后,见《风俗通》(6,9,12,17)。②周时有山师之官,掌山林,以官为氏,见《姓考》(17)及《广韵》(60)。③河南洛阳山氏,为北魏时代北吐难氏所改(6,17,21,27)。④蒙古族姓。【望】 河内(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山祁,春秋时晋大夫(21)。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上海之松江,云南之河口,四川之通江,湖北之老河口,甘肃之永登、徽县,陕西之韩城,山西之太原,山东之鱼台、平度,辽宁之清原等地均有。汉、苗、彝、仡佬、傈僳、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周山师,掌山林之官,以官为氏。” ②又引 《风俗通》 注云: “烈山氏之后。”烈山,乃炎帝之号,故此当系出姜姓。③又注: “吐难氏,后魏改为山氏。” 吐难,代北地区复姓。④彝族之山姓,由 “包模普” (光明族)、“白木普” (山族) 所改。白木,汉意为 “”,或以其汉意山而为单姓。⑤仡佬族之山姓,乃指山而为姓。相传其先“为避斩尽杀绝之祸,躲进深山崖洞,指山为姓。山成九、山文举是。” 注④、⑤见 《中国人的姓名》。

春秋晋有山祁,为大夫; 汉代有山昱,武都太守; 晋代有山涛,竹林七贤之一; 明代有山青。

猜你喜欢

  • 西里

    读音:Xīlǐ【综】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苏冲阿之妻为西里氏(260)。

  • 读音:Cā【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他。

  • 莫勒登

    读音:Mòlèdēng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引 《瑷珲县志》收载。本为村庄名,以地为姓。或译作 “墨尔迪音”,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孟”、“莫”而为单姓。

  • 段佳

    读音:Duànjiā【综】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柏句之妻为段佳氏(260)。

  • 庚桑

    读音:Gēngsāng【源】 老子弟子庚桑楚之后(21,60,62)。【变】 《史记》作〔亢桑〕,而《列子》作〔亢仓〕(11,17)。【望】 楚郡(17,60,418)。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

  • 蒲鮮

    读音:Púxiān【源】金时女真人姓(62,63,71)。蒲鲜,官名,为群牧司之一种,以官为氏(397)。 【变】至清改称布希氏(24)。 【望】广平(62,71)。 【人】蒲鲜万奴,金时女真人,累官

  • 破六汗

    读音:pò liù hàn与“破六韩”同。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即破六韩氏。《唐书》 作 ‘破落汗’。”《姓氏词典》音pòliùhán,不确。

  • 读音:Chū【源】见《直音》(15,21)。【变】作〔掳〕(76),误。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收载;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万姓统谱》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chí【源】 见《姓苑》(15,21,63)。【布】 安徽淮南(362)、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初见于 《姓苑》; 《姓氏词典》据《宋史》亦收,“宋有持总”。未

  • 读音:Xiào【综】 源出不详。河北隆化(344)、安徽淮南(362)、台湾高雄(68,261)、北京、山东济南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汉族姓氏。永登县公安局提供; 《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