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
【源】 ①春秋时周王子带食邑于甘(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南),称甘昭公带,其后以带为氏(9,60)。②春秋时鲁仲叔带之后(17,60)。亦见《姓苑》(6,12,15,60)。【望】 河东(17,418)。【布】 安徽淮南(362)、江苏高淳(305)、广东新兴(316)、顺德(363)、上海嘉定(351)、湖北黄梅(361)、福建武平、湖南绥宁等地均有此姓。【人】 带佗,战国时赵魏名将,与吴起并称(61)。
【源】 ①春秋时周王子带食邑于甘(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南),称甘昭公带,其后以带为氏(9,60)。②春秋时鲁仲叔带之后(17,60)。亦见《姓苑》(6,12,15,60)。【望】 河东(17,418)。【布】 安徽淮南(362)、江苏高淳(305)、广东新兴(316)、顺德(363)、上海嘉定(351)、湖北黄梅(361)、福建武平、湖南绥宁等地均有此姓。【人】 带佗,战国时赵魏名将,与吴起并称(61)。
读音:Sūyángkè赫哲族“哈拉” (姓)。汉意为“黄色”。此以色彩命氏。见 《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
读音:bì【源】 见《姓苑》(21)。【望】 营丘(17,418)。【人】 敝无存,春秋时齐大夫(7,17,21)。罕见姓氏。《广韵》收载,初见于《姓苑》。《姓氏词典》亦收,其注据《古今姓氏书辨证
读音:zhí祖己七世孙迁于挚,后有挚氏及执氏。(见《姓源》)
读音:Tōngjiā【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鄂罗春之妻为通佳氏(260)。
读音:Mò《姓氏词典》引《新唐书》收载,“唐有殁盛。”未详其源。
读音:Diàn【源】 四川北川西有奠酒堡,或以地名为氏,或因奠祭为氏(62)。亦见《中华姓府》(63)。【布】 贵州黎平(358)、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读音:Sìlìwù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俟力伐” 云: “代北人姓,后改为鲍氏。‘伐’ 一作 ‘戊’; 一作 ‘代’。”盖伐、代、戊形近似而讹误。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读音:máo bó【源】 周文王之子叔郑之后有毛伯氏,见《路史》(15,60,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路史》云: “周毛叔郑之后有毛伯氏。”叔郑为周文王第八子,封於毛
读音:Chuàn【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云南保山(62)、昌宁、台湾台东(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钏国贤,明时四川阆中人,万历中任江西抚州照磨(15,21,24)。现行较罕
读音:Yòunán【源】 见《姓苑》(9,11,15)。《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按: 疑此即 “有南”;有,古亦音y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