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iáng

强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源于姬姓,是黄帝玄孙禺彊的后代。二是郑国大夫强之后。三是源于姜姓,齐国公侯公孙强之后。四是少数民族姓氏。如十六国时前秦苻坚后代姓强。

强姓起源于今河南新郑,历秦汉两代,强姓在今安徽宣城一带形成大族,昌盛为强姓丹阳郡望。魏晋南北朝时期,强姓已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安徽等地,丹阳郡强姓也有入迁江苏、浙江者。唐时强姓播迁到南方各地,元灭宋时,强姓遍布福建、江西、广东、四川等南方省份。明末,山西强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山东、江苏、陕西等地。自清代至今,强姓遍及东北、西北、西南各地。如今,强姓尤以安徽为多。

强姓历史人物如强蒙,唐大历中江南隐士,在湖州参与颜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后结集为《吴兴集》。强蒙精通《论语》,善医术。强至,字几圣,杭州人。宋仁宗庆历进士。善诗文,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为《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作序,已佚。强行建,清朝人。家贫好学,工诗书,善篆刻,著有《印管》《印论》等书。

强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三十六位。


【音】强氏有襁(Qiǎng)、蔷(Qiáng)二音(17)。且源出不同(63)。参见强(Qiáng)姓。 【源】①春秋时郑大夫强之后,见《姓苑》(17,60)。②金时女真人都烈氏汉姓为强(71)。③清时满洲人姓,世居辽阳(23)。又,清满洲八旗姓强恰哩氏,后改为强氏(180)。 【望】丹阳(17,60,418)。 【变】亦作彊、〔弜〕(17)、〔強〕(61)。 【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5%。尤以安徽多此姓。 【人】强瞻,汉时人(11,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南之卢氏、甘肃之徽县、四川之南江等地有分布。《姓氏词典》 引 《广韵》 收载; 《姓氏考略》 亦收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姓苑》云: “ 《左传》郑大夫强鉏之后。”望出丹阳。 ②又注云: “夷姓。前秦苻坚后(有)强氏。”苻坚,古代氐族人。或音qiáng,亦姓。

猜你喜欢

  • 英圖里

    读音:Yīngtúlǐ【综】 新疆锡伯族姓,汉姓为英(433)。

  • 額玉特

    读音:Éyù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变】 清正黄旗蒙古前锋德明之妻为鄂岳特氏,镶蓝旗满洲领催沙色之妻为鄂岳忒氏,正黄旗蒙古护军薄罗之妻为鄂约特氏,镶黄旗满洲马甲

  • 读音:Sūn【源】 ①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八世孙为卫武公,其子为惠孙,惠孙之孙仲武,以先祖字为氏(6,7,12,15,60)。②系自妫姓。春秋时齐厉公之子田完(亦称陈敬仲)之四世孙为无宇,无

  • 读音:shàn【源】 《诗》仲允膳夫。《郑笺 》“钟允,字也”。人表作膳夫仲述。膳氏当为仲允之后(60,63)。《元和姓纂》掌膳羞之官,其后以官为氏(6,15,21,60)。《周礼》天官之属,掌王之

  • 鄂囉

    读音:Èluó【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变】 变作〔鄂罗〕(260)。又,清驻防吉林正黄旗、正白旗、驻防索伦黄旗、驻防黑龙江正黄旗中均有鄂罗氏(259

  • 读音:Méi【源】 见《姓觿》(17,62)。古时求子的祭礼称之为禖,当以此得姓(91)。【望】京兆(17,418)。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五方元音》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

  • 扎哈齊特

    读音:Zhāhǎqí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23)。【变】 清正白旗蒙古笔帖式常保之妻为扎哈尔齐特氏(260),〔扎哈尔齐特〕似即扎哈齐特之异译。【人】 扎哈齐特拜音图,清正白旗人,顺治中从征江西有

  • 黑雲

    读音:Hēiyún《姓氏词典》据《简明中国通史》 收载。其注云: “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系出轩辕氏。”

  • 脱脱

    读音:tuō tuō【综】 元、明时蒙古人姓(21,60,62)。脱脱卜花,明时甘肃永昌人,见《陕西通志》(21,60)。历史上蒙古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考略》亦收,未道其详。元代有

  • 读音:Cóng/Tsorng,Tsung【源】 賨、琮、悰,三字俱姓,见《氏族博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