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hèngqiū【源】 晋文侯同子多父伐鄫,克之,乃居郑父之丘,是为郑公,见《竹书纪年》。郑丘即郑父之丘,以所居为氏,见《左传》(60,62)。【变】一作〔郑邱〕(17)。【人】郑丘缓,春秋时晋
读音:Bì/Bih【源】 见《姓苑》(15)。肹即肸,古地名,故城在今山东鱼台西南,或以地为氏(62)。【人】 肹子,周时人。齐威王使肹子守高唐,赵人不敢东渔于河(15)。
读音:Méipǔ【综】 景颇族姓。属载佤支系,汉姓为李(166,167,168)。世居云南潞西三台山(168)。现行景颇族姓氏。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乃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属载瓦支系。汉意为“犁
读音:Wùluódài【源】 元时蒙古人姓(57)。【变】 ①《南村辍耕录》载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兀罗歹氏(13)。清《续通志·氏族略》有乌鲁岱氏(24)。〔兀罗歹〕、〔乌鲁岱〕等似均为兀罗带之异译。
读音:Chuàilá历史上突厥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代北复姓”之列。其注云: “突厥首领(之姓)。”唐时内附。唐代有啜剌·真、啜喇·右失毕。
读音:ā fú yú代北姓,后改为阿氏。(见《魏书·官氏志》)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魏书·官氏志》收载。(按: 疑此即 《郑通志·氏族略》 所收之“阿伏干”,盖因 “干”、“于”形近而
读音:xū lián tí南匈奴单于姓。(见《后汉书·南匈奴传》)
读音:Sìlǚlín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姓氏词典》亦收。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 “北魏姓,后改为吕氏。”郑樵亦云: “俟吕邻之为吕。”(《九通分类总纂·总论·变
读音:gōng xià【源】 春秋时鲁有公夏氏(60,62)。【人】 公夏首,春秋时鲁人,孔子弟子(21,60)。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考略》亦载,其注引 《史记集解》 云: “
读音:Yáng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灌阳、云南之河口及河北之香河等地有分布。此姓系香河等县市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