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Tiáo

【源】 ①殷民六族(一说七族)中有条氏(7,9,12,15,60)。②汉时周勃之子周亚夫封条侯,其后以爵为氏(60,62)。【望】 安定(17,60,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湖北武汉(91)、浙江开化(310)等地均有此姓。【人】 条攸,东晋末十六国后赵时司空(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及山西之吕梁地区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左传》商人七族 (按: 《姓氏考略》 引作 “殷人六族”。)有条氏。冉闵司空条攸。《姓苑》 云: “安定人。” 《姓纂》 云: 今冤句有此姓。克句 (按: 原文如此。“”,当为 “” 之讹),曹州也。冉闵,十六国时人,建冉魏。② 《姓氏考略》 注引胡三省之说云: “周亚父封条侯,其后以为氏。” 此以封号为氏。系出周姓。亚父,汉文帝时将军,军细柳。

三国时魏有武威太守条茂 (按: 此从 《姓氏词典》。《中国姓氏大全》 则称: “北魏有武威太守条茂。”)晋有司空条枚(按: 此亦依《姓氏词典》; 《中国姓氏大全》则称: “十六国时后赵有条枚。”疑此即郑樵所称“冉闵司空条攸”。)

猜你喜欢

  • 呼郎嘎特

    读音:Hūlánggātè【综】 裕固族姓。贺郎格家、大头目家、罗尔家、曼台等部落均有此姓,世居甘肃肃南县。清末民初采用汉姓贺氏(198)。亦作〔霍尔勒〕。

  • 读音:Dōng【源】 ①相传舜七友之一东不訾之后有东氏(17,21)。②相传伏羲之裔东蒙氏之后,见《路史》(17,60)。③高丽人有北氏、东氏,其先必以方位为氏(7)。④土族什东加氏后改为东氏(195

  • 達蘭奈曼

    读音:Dálánnàimàn元代蒙古族姓氏,本为部族名,以部为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布哈特穆尔即姓此氏。

  • 鴻吉哩

    读音:Hóngjílī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并注其源。其源不一: ①“本部名,因以为氏。”②“琳沁巴丹子其一曰鸿吉哩,(元)太祖命其子孙因名为氏,亦为鸿吉哩氏。”

  • 魯納只

    读音:Lúnàzhī【综】元时蒙古人姓(33)。

  • 读音:yòng【源】 ①古有用国,见《毛诗》,高唐(故城在今山东禹城县西南,乃用国之地,故有用姓,见《风俗通》(1,6,12,15,17)。②《姓氏考略》按:《毛诗》无用国,《鄘风》有美孟庸矣,据《正

  • 何圖哩

    读音:Hétúlī【综】 清蒙古人姓。何图哩伊兴额,清蒙古正白旗人,咸丰中任副都统,曾驻防吉林(61,72)。何图哩德英,清蒙古镶白旗人,同治中任阿勒楚喀副都统,后迁黑龙江副都统(254)。《姓氏词典

  • 瑚呼

    读音:Húhū【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呼尔哈乌拉(23,63,180,260)。 【变】一作〔瑚琥〕(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呼尔哈、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读音:Bào《姓氏词典》据《古今姓氏书辨证》 收载,其注云:“系暴姓分族。”

  • 甘木魯

    读音:Gānmùlǔ【源】 元时色目人姓(13)。亦作〔感木鲁〕。感木鲁系西域小国,故城在今新疆哈密境内。当以国为氏(57)。【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噶玛拉木〕(24)。【人】 布答,甘木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