棃
【源】 周时国(故城在今山西长治西南)之后有棃氏,见《姓源》(17,61)。【望】 淮南(17)。【布】 台湾高雄(68,261)、河南确山等地均有此姓。【人】 棃公弁,明时江西宜黄人,正统中福建建阳县训导(15,24)。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收载,其注云: “又作 ‘梨’。明有棃公弁。” 《续通志·氏族略》有载。未详其源。(按: 棃,梨之异体字,今统作“梨”。当指树为姓。)
【源】 周时国(故城在今山西长治西南)之后有棃氏,见《姓源》(17,61)。【望】 淮南(17)。【布】 台湾高雄(68,261)、河南确山等地均有此姓。【人】 棃公弁,明时江西宜黄人,正统中福建建阳县训导(15,24)。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收载,其注云: “又作 ‘梨’。明有棃公弁。” 《续通志·氏族略》有载。未详其源。(按: 棃,梨之异体字,今统作“梨”。当指树为姓。)
读音:Wúzhānqí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有载,未详其他。
读音:yú【源】 系自姓姬。春秋时郑公族之后有渝氏(8,60,62)。【变】 通作喻(60,62)。【布】 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湖北之武汉、广东之高要、
读音:Wángán现行罕见复姓。今贵州之普安有分布。此姓系普安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Huīfā'nālā【综】 清满洲人姓。辉发那拉麟庆,清满洲正白旗人,同治中热河都统(254)。辉发那拉廷桂,清满洲正白旗人,道光举人,官永州知府(61)。《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
读音:fēng jiàng郑穆公之子,各以其字为姓,有丰将氏。(见《潜夫论》)
读音:guì【音】 洼氏有Guī、Wā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洼(Wā)姓。【源】 见《风俗通》(1,11)。汉时南阳淯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南60里之绿阳村)有洼姓,音圭。当以水名为氏(60)。【望】
读音:Bào鲍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姒姓。春秋时杞公子仕宦挤,食采于鲍,其后代遂以“鲍”为姓氏。二是以国名为姓氏,为夏诸侯国鲍国的后代,其后因以国为姓。三是少数民族姓氏
读音:Fēi【源】 系自偃姓。棐国,春秋时郑国之棐林(故城在今河南新郑东25里),因以为氏,见《姓考》(17,6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①以国
读音:bó gū【源】见《姓苑》。薄姑系夏殷时诸侯,后以薄姑为氏(60,62,63)。尧王迁奄君于薄姑,青州博昌县(故城在今山东博兴南20里)东北六十里,即为殷诸侯薄姑氏之封地(26)。 【变】一作蒲
读音:È【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姓氏词典》引 《新元史》收载。“元有锷斯满”。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