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ǔ

母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齐宣王田辟疆封其弟弟于母仰,他“远本胡公,近取母邑”,赐姓“胡母”,后母姓由此分出。

母姓发源于山东,汉唐时期在山东东部形成望族,后来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地。

母姓历史人物有母乙,五代后梁人,农民起义首领,利用明教组织群众。后在梁重兵攻击下失败,被俘牺牲。

母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八十六位。


【源】 毋邱一作母邱。母邱之后有母氏(17)。故母氏当系出毋氏,后人随字而改音。张澍云:蜀之母氏,为父母之母(60)。【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人】 母照,唐开元十八学士之一,与马怀素等校正秘籍,著《古今书录》四十卷(17)。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乐亭,山东之东平,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贵州之普安,云南之陇川、马关、路南,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仡佬族姓氏。《姓氏考略》有载; 《姓氏词典》引 《希姓录》亦收。其源不一: ①或为毋姓所改,“”姓形变而为“”,音随形改,由wú而为mǔ。②郑樵注“”云: “蜀蓬州多此姓。”张澍谓: “蜀之母氏为父母之 ‘母’,郑说非。”蓬州在今四川之蓬安县,张澍所云亦一家之言。③仡佬族之母姓,乃古句町国之后裔,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载: “句町县,故句町王国名也。其自置濮王,姓母,汉时受封迄今。”见《中国人的姓名·仡佬族》。“句町”在今云南之通海县东北五里,自当与蜀之母姓异源。

《姓氏词典》注:唐有母照; 宋有咸淳进士母梦牛; 明有母德纯。

猜你喜欢

  • 读音:jìn【源】巫祝善禁术者以为氏(60,62)。亦见《姓苑》(6,7,12,15,17)。 【望】吴兴(17,418)。 【布】湖北武汉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有分布。《郑通

  • 读音:Zú【源】 见《姓苑》(7,9)。【变】 一作鉐(7)。【望】 彭城(7)。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历史上的姓氏。古代制铜箭者以为姓

  • 甘多

    读音:Gānduó【综】 彝族姓。四川昭觉有此姓(210)。

  • 烏聊

    读音:Wūliáo【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读音:Wù【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上虞(279)、萧山(209)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

  • 巴牟

    读音:Bāmòu【源】 彝族姓(375)。

  • 相禮

    读音:Xiānglǐ【综】 源出不详,或系相里氏之异写。今黑龙江宾县有此姓。

  • 奇壘

    读音:Qílěi【源】 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科尔沁、察哈尔等地(23,63,260)。【人】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太庶妃为奇垒氏,察哈尔部人(72)。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科尔沁及察哈尔地方,为蒙

  • 读音:yùn与楚同族,颛顼之后。(见《姓苑》)员氏,音运,亦作郧,楚伍员之后也。(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唐>员半千,全节人,诗人。<宋>员兴宗,仁寿人,国史编修实录

  • 哈刺亦

    读音:Hǎlàyì《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哈刺亦·赤哈北鲁。”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