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ǐ【综】 源出不详。台湾基隆有此姓(64)。《姓氏词典》据《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óng【源】商时闳国(故城在今陕西)之后,周文王四友之一闳夭是其后也(17)。一说,闳夭之后,以名为氏(7,9,12,60)。 【望】广陵(17,418)。 【布】上海(91)、湖南道真等地均
读音:cháng黄帝子挥之后有长氏。(见《路史》)▲<春秋楚>长沮,隐士。
读音:jiù【源】 见《风俗通》(1)。因遭难而得救,因以为氏,如赦氏之类(60,62)。【变】 亦作〔捄〕(17)。【望】 江都(17,418)。【人】 救仁,汉时谏议大夫(11)。罕见姓氏。《郑通
读音:Qǐ/Chii,Chi【源】 汉初有四隐士,为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亦称商山四皓。绮里,地名,绮里季之后,因所居为号,后有绮氏(9,12,17,21,60)。郑樵《通志·氏族略》按,
读音:Sǎlāgā【源】 夏尔巴人姓。世居西藏聂拉木樟木口岸与定结县陈塘区(435)。
读音:zhé【源】 ①见《姓苑》(15,21,60)。②彝族姓(208)。【布】 辽宁锦县(62)、新疆呼图壁(342)、台湾高雄(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源,山西
读音:Shàngpān《姓氏词典》引《明史》收载,其注称: “明有尚攀安知。”未详其源。
读音:yǒu【源】 春秋时鲁庄公之弟,公子季友之后,以王父名为氏(60,62)。【望】 河南(17,60,418)。【布】 江苏武进(314)、山西绛县(324)、山东新泰(359)、湖北钟祥(388
读音:yě zhì【综】 北魏时代北姓(7,60,62)。亦作〔虵咥〕(7)、〔吔咥〕(7,12,60)。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后魏姓。一作 ‘虵咥’; 又作 ‘吔咥